近年来,绍兴县安昌镇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北鸭、中猪、南菜”的发展格局。尤其是北鸭产业带,通过几十年的努力与积累,已形成了以宝昌蛋厂、百顺蛋厂等为核心,麻鸭饲养、蛋品加工、成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养殖量达540万羽,年加工各类蛋制品超过8000吨。安昌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浙江省“麻鸭之乡”和绍兴县百万羽麻鸭基地。
然而长期以来,安昌镇的畜禽业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存在养殖规模小、养殖技术水平低、产业层次不高等问题,如何依托产业优势,推进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畜禽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同步增长,应从四方面入手:
一、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畜禽大产业
在生产方式上,逐步减少饲养场(户)数量,扩大单元饲养规模,引导小规模养殖场(户)向标准化、生态化、园林式的养殖小区集中,构建起“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
完善建场审批制度,对新建的畜禽养殖场,统一审核、审批,对场址选择、布局结构、饲养规模、环保条件、技术力量、疫病控制等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许兴建。
二、推广科学养殖,促进养殖生态化
安昌镇目前共有家禽专业场(户)63个,生猪专业场(户)93个,除个别场(户)形成一定规模外,大部分仍以一家一户小规模散养为主,分布面广,饲养环境差,管理水平低,防疫意识淡薄。
畜禽业发展,必须以适度规模饲养为重点,吸收先进科技,采用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的现代养殖模式。
今年以来,安昌镇积极推广“离地养鸭”和“围网放鸭”两种生态养鸭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镇政府计划明年进一步推广这两种养殖方式,扩大养殖规模,建设生态养殖园区,形成规模效益。
三、培育管理新体制,提高产品附加值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他们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改进经营方式,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高效。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创建科技型企业、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蛋制品现代加工企业等。
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技术培训与推广、信息服务、集中采购和销售等方面的作用,推进专业化分工协作,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链条。
在产品开发上,要在“一种原料,多种产品,综合效益”上推陈出新,逐步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强化疫病防控,优化服务保障度
由于历史原因,乡镇防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都相对落后。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必须通过努力,逐步形成“有稳定人员、有专业机构、有工作场所、有工作机制、有经费保障”的良好局面。今年,安昌镇开展了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防疫、监管、检疫到位率明显提高,必将为保障当地畜禽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朱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