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鎏琰
近日,德清县武康镇双燕村村民向本报反映,村里一家生产防水材料的建材企业,每次运送沥青都会泄漏,而企业生产时排出的气味更是刺鼻,他们担心水稻受到了污染。接到电话后,记者赴德清实地调查。
“一下雨,沥青就被雨水冲进稻田”
在双燕村宣杭铁路边,记者看到,铁轨边有一块块黑色油污状的沥青,地上还有五六个蓄满黑色液体的坑,几个装着沥青的油桶或立或倒,桶内有不少黑色液体流出,就连铺设着管道的沟渠里也都有沥青。当地村干部钱跃忠告诉记者,村民投诉的企业叫利华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专门生产油毛毡。这条铁路是给利华公司运送沥青的,2006年开始,每次卸货时都有沥青泄漏出来。“这种情况已有一段时间了,平时还好,但一到雨天,因为沥青输送管道所在位置地势高,这些沥青就会被雨水冲进附近的农田。”
在利华公司南侧的稻田边,记者老远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气味。正在田里收晚稻的村民俞尧山告诉记者,这异味就是从利华厂里散发出来的;到了下雨天,这儿满脚都是沥青,根本没法干活。据村民反映,企业周围共有20多亩地受影响,3年来他们向当地环保部门多次反映,但一直没有解决。
“因为跟铁路部门有合约,就一直没有及时清理”
在利华公司,记者找到了总经理徐定友。徐定友说,公司已在双燕村办了30多年,一直都没出过问题,直到2006年7月,在一次卸货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管道爆裂,大量液态沥青流到了铁路边。此后管道虽经过修理,但泄漏现象没有根除,加上之前的沥青未彻底清理,便越积越多。“我们每年都因此赔偿周边农户一些钱,帮他们清理被冲入沟中的沥青,去年赔了1万多元,今年也已赔了6000元。”当记者问徐定友为何宁可花钱赔偿也不彻底清理时,他解释说,因为沥青凝固后难处理,往往需要深挖铁路边的泥土,费时费力,公司人手不够,所以就一直堆着。
徐定友还补充道,问题之所以没有及时解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企业跟铁路部门有点问题没解决好。原来,利华与铁路部门的运输合约要到今年底才到期,但在7月底,铁路部门提前结束了宣杭铁路运营,结果大批已预订的沥青无法运送到公司。出于怄气,利华公司也就一直不愿去清理铁路边的沥青。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凡被沥青污染的农产品都不能食用”
沥青在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德清县卫生局副局长、流行病学专家王法弟告诉记者,沥青的成分十分复杂,一些有害物质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凡是沥青直接接触过的农作物,均已被污染而不能食用;而加工沥青时排放的废水也会污染地下水,从而危害人们的健康。省农科院研究员王建军告诉记者,从记者带来的当地水稻样本看,其稻穗下部有部分发黑的瘪谷,极有可能是污染造成的。
发稿前,记者接到徐定友的电话,说目前他们公司已停产整顿,正着手清理沥青。
记者手记:
少了点爱农护农的感情
记者曾跟随湖州市环保局同志对利华厂进行检查,发现厂里的废气废水处理设备齐全,且运转良好,可见利华并不是不明白治理污染的重要性。但他们仍让沥青在农田边堆放了3年多的时间,而且宁愿每年赔点钱给农民,也不愿治理。在记者采访时,又以与铁路部门的合约纠纷和公司人手不足等为借口。看来,赔的这点钱与公司获得的利润比算不了什么,所以如此慷慨地赔钱。但是,未必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在这件事上,让人更多感觉的是,少了点爱农护农的感情。一家办在农村的企业,很可能业主和职工也多是农村出身,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好在记者发稿前,公司已承诺即将清理,那就让我们看看公司是否真的会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