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地处浙江中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半丘陵地区。近年来,以五金业而闻名的永康市,通过培育特色产业,走上了一条精品、高效、生态农业之路。如今,一家家现代农业企业开拓创新,一家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牵手千家万户闯市场,一只只农产品品牌享誉浙江大地。
育主体产业化经营有龙头
近年来,永康依托农业特色资源,以地方农业品牌为主导,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唐先葡萄、永祥杨梅、龙山蜜梨、杨溪稻米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已初步形成。
特色产业孕育特色农企,特色农企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近几年,该市大力扶持农业企业的发展,今年又出台政策,对晋级为省、金华市、永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当年分别给予10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在政府的推动下,该市农企规模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浙江伟丰养殖有限公司、浙江阳光天然色素、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永康农企快速成长,档次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通过政府的牵线搭桥,永康四路火腿一厂与上海一家公司合作,首期投资3000多万元,在城西新区新建厂房1.5万平方米,金华火腿年产能力达10万只,其它肉制品1000吨,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近年来从武义、缙云、东阳等地收购茶叶原料,依托可口可乐、康师傅、娃哈哈等大型食品饮料企业,2008年加工茶叶产量8000多吨,年产值已达1.5亿元,纳税300多万,成为该市纳税百强优胜农业企业。如今,永康农业企业经营领域已涉及到粮食、畜禽、水产、果蔬、花木、药材等多个产业,全市共有永康市级农业龙头企业60家,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永康农企正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抓规范合作社引领4万农户
从2003年开始,永康市就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出台扶持政策、提供服务培训、强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该市重点扶持规模大、运行机制好、带动能力强、增收效果明显的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扶持下,该市杨溪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统一为社员做好农资团购、技术服务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壮大实力,已发展成为该市最大的粮食专业合作,获得了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省优秀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金华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称号。在实践中,该市创新多种服务模式,石柱镇姓傅村培育了“五统一”专业合作社,集中统一育秧、统一耕种、统一栽植、统一植保、统一收割;西溪镇着重培育了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为农户统一提供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服务。到目前为止,永康市共培育省示范专业合作社7家,金华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0家,金华市星级合作社33家。
在政策和效益的双重推动下,永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呈现出了规模日益扩大、覆盖领域日益拓展、内部运作管理日益规范、市场竞争能力日益增强的良好格局,在农产品的销售、品牌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都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该市合作社总数达到了101家,注册资本2475.55万元,覆盖粮食生产、水果、蔬菜、蚕桑、茶叶、生猪、家禽、水产、蜜蜂等产业,社员总数5821人,带动农户数3.85万户。
创品牌农产品营销渠道宽
近年来,永康市积极实施无
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规划,推出
了十多项农业生产标准,开发了
一批又一批有机食品、绿色食
品、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竞争能
力明显增强,诞生了一个又一个
农产品品牌。
通过几年的培育,浙江利康
熟食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基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模式,不断提升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延伸了产业链,“绿球”牌商标已成为了全国驰名商标。有三大美食之誉的鹅肥肝产品获得国家级金奖,已成为中外高档宾馆,酒店桌上佳肴。具有1600年历
史的金华两头乌生猪重新在永康
落户生根,伟丰牌两头乌系列
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目前,
该市各类农产品共注册各类
商标40余个,其中方山牌
方山柿、真方宗牌火腿、伟
丰牌猪肉等为浙江名牌,
山坑牌生姜、杨溪牌稻
米、菇尔康牌金针菇等10
个为金华市名牌,涌现出了
一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农
产品品牌。
品牌也需要展示的舞台。
2005年,该市首次在杭州举办永康农产品推介会,2006年至2008年,永康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农展会,取得了很好效果。每年都有10万以上市民前来参观、交流和购物。近几年来,永康市通过举办五指岩生姜节、柏岩蜜梨节、永祥竹笋节、拱瑞下杨梅节、唐先葡萄节等活动,把常年促销与季节性促销相结合,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全省、全国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寻求机遇,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如今,永康的品牌农产品通过专卖店、超市等渠道,走出永康,迈向各大城市。
龙头出规模,品牌促效益。如今,永康围绕省农业厅提出的六大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和品牌建设,进一步增强永康农业的实力,结出更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