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金华华东农交会特刊

东阳数字印证飞跃

  •   今年1-9月,东阳农业又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9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5.2%。近年来,东阳市紧紧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在着力巩固前几年农业产业化成果的基础上,突出“五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东阳市人大主任蔡志成(左三)、副市长韦国潭(左二)最近在城东街道单良村,检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设施蔬菜核心基地建设情况。
    抓规划,培育主导产业
    【数字】 2007年以来,全市新增农业主导产业基地1.54万亩,新建成生态化养殖场40家。2008年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2.35亿元,增幅为22.6%;农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农
      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8%,比2006年上升了4个百
      分点。
      为了充分发挥农业主导产业在农业产
      业化中的领军作用,东阳市通过制定实
      施《东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
      局规划》、《东阳市农业主导产业
      规划(2009-2013年)》等产业
      发展规划及配套扶持政
      策,在发展粮食、茶叶、
      水果、席草、中药
      材、蔬菜和畜牧
      业等七大主
      导 产 业
      中,着
      力构筑“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块状现代农业格局。2008年,东阳市被认定为“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药材强市”,该市的佐村、三单和千祥被认定为“浙江省茶叶产业强镇(乡)”、“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强镇”。同时,东阳市还培育创建了14个农业特色强村。
    抓龙头,培育经营主体
    【数字】 目前,东阳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7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金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2家;建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7个,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5家。今年,东阳市还培育了粮食加工、蔬菜配送、农产品物流等新型业态龙头企业各1个,实现零的突破。
      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为此,东阳市根据“扶优扶强、抓大放小”的原则,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指导帮助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基地,完善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和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东阳市还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使更多的工商业主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了引导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经营大户等农业产业化主体健康发展,东阳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全市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
    抓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数字】 东阳市已拥有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0个,其中国家名牌产品1个,浙江省名牌产品10个,金华市名牌产品23个;市级以上农产品知名商标35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个,浙江省著名商标9个,金华市知名商标24个;先后有27个特色农产品获得省农博会金奖。今年9月,东阳市成立了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入驻龙头企业30余家,产品160余种,成立1个月销售额5万余元。
      品牌建设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几年来,东阳市通过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拓展农产品市场,使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制订实施农业地方标准18项;推广了12个无公害标准化技术模式图,建成无公害梨果基地等5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拥有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36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食品认证6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基地61个。
    抓流转,推进规模经营
    【数字】 今年东阳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9500余亩,其中连片50亩以上的流转面积6000余亩。力争到2012年底前,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35%以上。土地流转期限呈延长趋势,2008年流转土地的期限在5年以上的达60%以上。
      为了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东阳市形成以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主导、镇乡(街道)土地流转服务站为骨干、土地流转试点村为补充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和《关于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土地流转,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村,给予经费补助;对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成绩显著的乡镇、街道和村级组织,给予相应的奖励。2009年,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东阳市还在每个镇乡(街道)选择1个村级班子威望较高、流转基础较好、农民流转意愿较强的村,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试点村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典型引路,
    抓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数字】 2007年以来,东阳市财政先后投入了1200万元、1800万元、2100万元,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吸引了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
      近年来,东阳市在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出台了《东阳市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进一步明确扶持对象和扶持重点,严格规范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立项、公示、实施、验收和资金拨付等各个环节,全面实行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制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