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枇杷、小萝卜是兰溪农业的三大传统产业。近年来,兰溪市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产品,让这三个原来并不起眼的地方特产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个个都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杨梅:
采摘游让农民鼓了腰包
【镜头】 今年6月13日,是兰溪杨梅采摘游的第一个黄金周,兰溪市云山街道朱山村党支部书记姚锦明就早早地忙碌开了,作好迎接游客的准备。那个周末,才500多人口的小村涌进了约1.5万人的杨梅采摘大军,来自义乌、金华、杭州等地的6000余辆自驾车在通村公路上排起了长队。据估计,杨梅节期间,朱山村共接待游客7万人次,每公斤杨梅售价稳定在10-16元,这是历年来卖得最高的。谈起杨梅采摘游,姚支书乐呵呵地笑道:“那段时间虽然很忙,但忙得心甘,忙得情愿。采摘游让果农卖杨梅省心省力又赚钱,今年果农收入要比前两年增加40-50%。”
朱山杨梅的火红,见证了兰溪市近几年利用采摘游、发展杨梅产业的丰硕成果。从2005年开始,该市每年都要办杨梅节,同时,打造旅游品牌,兰溪杨梅入杭州、闯上海,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今年,兰溪五十里杨梅长廊还入选“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采摘游线路”,从而为兰溪杨梅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一年一度的杨梅节,乐了游客,也乐了农民。据统计,今年杨梅节期间,客流量达到34.8万人次,杨梅采摘量达到4500吨,占杨梅总产量的30%左右。杨梅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平时每公斤4元的炭梅卖到了12元,有的甚至高达20元。大量游客的到来,也带动了食宿、旅游、运输等产业的发展,如果以每位游客消费100元计算,可直接带动经济收入3480万元以上。据统计,今年该市杨梅产量达到1.5万吨,比去年增产两成,产值约1.28亿元,实现了丰产不跌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年来,兰溪市通过举办杨梅节活动,共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带动当地经济收入1.8亿元左右,走上了“以梅富农、以梅兴旅”的发展之路。
枇杷:
2元1个,卖的就是品牌
【镜头】 兰溪市女埠街道穆坞村,素有“华东枇杷第一村”之美称。穆坞村早在1984年就从温岭引进“大红袍”和“软条白沙”等品种,利用本村丰富的山林地资源优势,开始发展枇杷种植业,到目前为止,全村枇杷种植面积达4500多亩。近年来,穆坞枇杷声名鹊起。今年,一般白枇杷每公斤售价稳定在20-40元之间,重约2.5公斤的精品白枇杷每箱可卖到100-130元,最高达150元,如果论个计算,1个枇杷可卖2元。他们的诀窍,就是向品牌要效益。
兰溪是我省中西部最大的枇杷主产区,全市种植面积1.8万亩,产量4000吨,年产值约4000万元,面积和产量均占金华市的75%左右。软条白砂、大红袍、洛阳青等主栽品种以上市早、品质优而著称。今年,兰溪市把品牌建设作为发展枇杷产业的突破口,涌现出了“穆坞”等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枇杷品牌。
有质量才有品牌。针对市场上白枇杷“软条白沙”供不应求,价格也高出普通黄枇杷数倍的实际,兰溪市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软条白沙”等精品枇杷,通过农技部门加强对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枇杷质量。仅穆坞村,年产量就由过去的几十吨发展到现在千余吨。枇杷口感好、甜度高,在市场上形成了较好的声誉,客商纷至杳来。据该村村民王永芳介绍,一到枇杷上市期,到村里收购枇杷的客商川流不息,农民在家门口就能销售枇杷,而且每公斤售价翻番,这一切,得益于穆坞枇杷有过得硬的质量。
要让枇杷有高效,必须走品牌之路。为进一步提高兰溪枇杷的市场占有率,该市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兰溪枇杷知名度、美誉度。“过去没有品牌,售价低不说,而且也鲜见客商来收购。”穆坞村党支部书记王茂星说,“穆坞”这个品牌还没打响时,每公斤枇杷的售价不到10元,今年枇杷售价至少翻了1倍。
通过狠抓质量,“穆坞”牌兰溪枇杷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已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金华市名牌产品,还先后获得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会、华东农交会金奖,2004年和2005年连获浙江省农业博览会金奖,还通过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如今,兰溪枇杷进入了品牌化、规模化发展阶段,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产业。
小萝卜:
巧用冬闲田,助农增收4000万
【镜头】 今年年初,一位上海客商来到兰溪,想采购1万瓶兰溪本地腌制的小萝卜,跑了几家加工企业,都没要到货。原先兰溪农家腌制的小萝卜,如今成了人们争购的“俏姑娘”。据了解,该市去年种植的2万多亩小萝卜,经腌制后早已在年前销售一空。
近年来,兰溪市针对人们饮食习惯转变的特点,引导和鼓励农民、农业企业发展小萝卜产业。据了解,兰溪小萝卜利用冬闲田种植,生产周期短,不与粮棉作物争地,是实现绿色过冬,助农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经过几年的发展,兰溪小萝卜的种植、加工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省内外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年来,兰溪市及时出台政策加以扶持和引导,先后成立小萝卜行业协会,制定小萝卜行业标准,还申请了原产地保护。同时,通过成立研究所,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依靠科技支撑,做大做强兰溪小萝卜加工产业。
随着加工企业的增多,小萝卜的收购价从原先每100公斤180元,上升到现在的450元左右。据该市十里亭村农民胡庭松介绍,他去年种植了10亩小萝卜,每亩收入都在4000元以上,光小萝卜一项收入,就可达到4万元。据介绍,种一茬小萝卜的收入能抵五熟水稻,两公斤腌制小萝卜的价钿相当于1公斤猪肉,小萝卜成了兰溪农民的“金元宝”。
工厂化开发加工后的兰溪小萝卜,以其个小、色白、脆嫩、味美等特点蠃得了市场的青睐,“雪公主”、“江南春”等品牌的腌制小萝卜,不仅走俏杭州、上海、福建、江苏等地,还远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市场。目前,兰溪小萝卜种植面积近3万亩,年种植产值5000多万元,可促农增收4000多万元;全市生产加工2万多吨,加工产值达8000多万元,小萝卜已成为兰溪的招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