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金华华东农交会特刊

金 东设施农业响当当

    金华市金东区特产丰富,以佛手、果蔬、花卉苗木、奶牛、畜禽为主的“一乡一品”特色产业优势明显。近几年,该区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发展优质、高效的城郊型设施农业,逐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显著提高,金东区的设施农业名声鹊起。
万头奶牛住“洋房”
  金东区被称为中国南方奶牛之乡,现存栏奶牛9500头,其中存栏50头以上规模小区(场)28家,存栏奶牛6633头,占全区奶牛存栏数的69.82%。
  近年来,该区积极鼓励养殖大户、乳品企业建设养殖小区和生态牧场,涌现出了“公司+农户”、“公司+专业村”、“奶牛合作社”等多种发展模式。在兴建牧场时,金东区提高牧场建设标准,要求高规格、高标准设计牧场,设法让牛住上宽敞漂亮的“洋房”,让奶牛有休闲运动的空间,能呼吸新鲜的空气,给奶牛以充分的“自由”。该区多湖街道等不少地方都建起了现代化的大型牧场。目前,该区牛舍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附属用房面积12745平方米。
  在奶牛业的发展中,金东区除了高标准打造养殖小区外,不断引进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目前,全区拥有提桶式真空吸奶机334台,鲜奶贮藏设备34台,自动饮水碗3060只,排风扇、湿帘等通风、保温、降温设备598台,高压喷雾消毒设备45台。有18家规模小区(场)还建起了沼气池,容积达4720立方米,并进行雨污分离和净道、污道分离,道路全部硬化,牛舍全部标准化建筑,生活区、养殖区分开,布局合理,绿化面积配置可靠。
  奶牛养殖设施化水平的提高,有效地确保了奶产品的安全,有力地推动了该区奶牛养殖业的发展,促进了奶农增收。
蔬菜有了设施保护
  近年来,金东区把发展大棚蔬菜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积极扶持设施蔬菜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该区江东镇在省、市两级财政的支持下,以雅金村、前贾村、卢村三个村为中心,建立了1800亩的金刚屯畈设施蔬菜高效生产示范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建设,金刚屯畈基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得到全面提升。该基地的蔬菜亩产量达8吨以上,亩产值1.5万元以上。在该基地的示范带动下,金东区曹宅镇、澧浦镇、多湖街道、赤松镇、塘雅镇等镇(街道)的蔬菜基地也纷纷效仿,发展设施栽培,极大地促进了该区蔬菜产业向健康、环保、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据调查,设施栽培平均效益是露地栽培的2倍以上,有的品种可高达5倍,效益十分可观。澧浦上宅、下宅等地菜农利用温室大棚在冬季农田休耕期种植莴苣,9月底播种,10月中旬定植,春
节前采收上市,平均亩产量3500公
斤,亩产值4900元。
葡萄园也罩上了大棚
  一说到葡萄,金东葡萄有着响当当的名声。其实金东区的葡萄种植史距今已有近千年。近年来,该区将设施栽培引入葡萄生产,进行早熟和延迟栽培,现在金东的葡萄最早提前到6月份上市,最晚则延迟到11月份。目前该区设施栽培葡萄面积已达3200余亩,避雨设施栽培、果穗套袋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配合滴灌、肥水同灌、杀虫灯等得到应用推广。
  在该区曹宅镇花厅葡萄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实验园,随处可见先进的农业设施。去年,该基地入选浙江省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实验园建设项目,在150亩基地安装了钢管避雨棚,并引进以色列滴灌设备。据了解,该基地集避雨、节水灌溉(滴灌)、水肥同灌为一体,实现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今年该基地40亩巨峰、红富士、紫地球葡萄已投产,平均每公斤价格达到14元以上。待该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设施栽培的面积将达200亩,可实现年新增优质葡萄300吨,年新增效益160万元。
  据介绍,避雨棚的运用,能让葡萄在生产期避免了“风吹日晒”,免除雨水带来的病菌侵害和葡萄裂果,同时,它又能保证葡萄生产所需的营养供给,使葡萄甜度更高;而滴灌技术的应用,可使易溶性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内吸杀虫剂等可随水滴入,减少劳动力投入,并大幅度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
  设施技术的推广应用,让金东区果农得到了实惠。据当地农业部门测算,以藤稔葡萄为例,常规栽培每亩平均利润为2907元,而大棚栽培的利润可达5534元,比常规栽培提高近1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