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金华华农农交会特刊

金 华

生态循环农业展新姿

  金华地貌结构独特,生态环境多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循环农业发展,全市农业部门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通过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等载体,做好做实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两篇大文章,让金华生态循环农业绽放雄姿。
抓源头,打造安全基地
  金华市发展循环农业起步较早,早在2000年,该市就成立了放心菜工程领导小组;2002年,该市全面开展了“两高”农药“双禁”工作。近年来,该市从源头着手,出台了发展高 效循环农业的专项扶持政策,制定了农业主导产业品质提升方案,多措并举,积极引导农民有效控制和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在全市推广种 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县(市、区)也纷纷行动,出台发展循环农业的措施。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上下齐动,成效显著。
  ——农业标准化生产更上一层楼。截至目前,该市已制定地方农业标淮130多项,并通过建立示范方、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模式图等形式,将标准化技术规程推广到千家万户。目前,该市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面积达到170万亩,建成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75万亩。
  ——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和治理更科学。该市通过实施“全国农作物病虫监测网金华区域站”建设项目,基本实现了病虫监测预警自动化、形象化、可视化和科学化。同时,该市积极实施农作物病虫无害化治理工程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仅去年,该市就建立农药减量控害增效示范方143个,面积9.4万亩,推广面积53.8万亩。与2005年相比,全市农药使用量下降了12%,化肥使用量下降了9.6%。
  ——测土配方施肥开始深入千家万户。针对该市土壤状况及主要农作物、特色农产品的分布现状,该市积极开展地力调查,建立长期定位监测点和动态监测点,并按照“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方、村有示范户”的要求, 在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去年年底,该市已有3550个村50多万农户的210万亩农田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该市还深入实施“沃土工程”,积极推广有机肥,仅去年全市就推广商品有机肥使用面积75万亩,使用量5.5万吨;推广绿肥42.8万 亩,推行秸秆还田面积121万亩。
抓牧业,注重生态建设
  以生猪、奶牛养殖为代表的畜牧业是金华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自2005年开始,该市结合省政府“811”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加快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作,至去年底,已累计完成存栏200头以上的527个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达到91.5%。
  今年,该市有619个畜禽养殖场列入新一轮省“811”环境整治行动治理范围。为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该市出台扶持政策,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从治理模式选定、图纸设计,到施工标准和质量监管,对养殖户进行全程指导服务。预计本月底前,619个养殖场将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如果说对现有养殖场的治理,是还历史旧账的话;那么,近年来该市畜牧业发展思路的转变,无疑是将生态畜牧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金华市政府制定了生态畜牧业发展意见,安排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多渠道的畜牧业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如加强规范化养殖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示范基地建设、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和畜牧科技项目建设等,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养殖户转变饲养方式,改善卫生防疫设施,提高生态养殖水平。目前,该市已形成了多种以农牧结合为主线,以有机肥加工、沼气工程和管网储运设施为依托,实现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零排放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经过处理的污水通过管网或自流喷灌于种植业,畜禽粪便转化成生物蛋白、有机肥料、沼气能源等,从而实现局部区域内资源循环、生态平衡。
抓节能减排,建设新农村
  为给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新型产业支持,近年来,金华市以点带面,认真抓好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318个,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畜-沼-果”、“畜-沼-鱼”、“畜-沼-菜”立体循环,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该市进一步加大力度,要求各县(市、区)整合现有政策、项目、资金、技术力量,每个主导产业都建设1-2个现代农业示范点,全市共确定了118个现代农业示范点,开展“种、养、沼”三结合的物质循环、多级利用生产模式示范,推广应用立体养殖、生态种植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在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的同时,该市还将视角瞄向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农民生活品质。自2002年以来,该市就紧密配合村庄整治,开展了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示范村建设,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相结合,建立“猪—沼—作物”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实现村庄环境美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家庭经济高效化。仅去年,该市就在408个村实施了村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其中,省定的35个“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示范村建设全部高质量完成。
  与此同时,该市还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认真实施“十万农户屋顶阳光工程”,拓宽农村清洁能源利用渠道。
  截至去年年底,该市已累计完成624个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年可处理生活污水1300万吨,受益农户12.5万户;已在农村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万平方米,太阳能普及率30%以上的村有260多个,推广安装太阳能路灯、草坪灯、杀虫灯450盏。目前,该市清洁能源利用率已达到59.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