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农业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
综述
本报
记者
袁卫
2009年,当我省农业进行转型升级,朝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奋勇前行之际,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犹如一贴强筋壮骨剂,让我省农业系统进一步加强行风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在为农服务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实。
机关作风是否进一步转变?强农惠农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实?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农业系统干部职工服务“三农”的能力和素质是否进一步增强?群众满意度是否有所提高?在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这一个个问题时刻拷问着全省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如同一把把尺子,检验着我省农业系统的行风建设和服务“三农”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
最大限度发现问题
前段时间,“走下去”和“请上来”这两个词在省农业厅颇为流行,那是该厅为广泛征求整改意见而采取的两条途径。自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以来,该厅经管处通过调研、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向广大服务对象征求意见建议。共收回问卷238份、反馈意见53条。其中,合作社负责人12条,县级农经干部11条,乡镇农经干部21条,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9条。同时,该处还针对农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农村财务、土地流转、农民负担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和明查暗访,推进行风建设。在省农负办组织的农民负担暗访中,共发现涉嫌加重农民负担案(事)件45起。
这是我省农业系统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一个缩影。
农业系统干部职工认识到,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事关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三农”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最大限度发现问题,必须扩大范围查找不足。为此,早在2月份,民主评议行风活动酝酿时期,省农业厅就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作出部署,要求广大干部职工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评议活动中去,各市、县(市、区)农业局也立即进行动员。据统计,全省农业系统共召开评议活动动员大会197次,组织集中学习608次,提高了干部职工对评议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自觉参与评议、主动接受评议的自觉性。4月28日,省纠风办和省农负办专门就评议活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会后,省农业厅立即成立了以厅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评议工作的研究部署、组织实施和整改落实。省农业厅先后四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这项工作,及时传达学习相关会议精神,听取工作进展情况,研究确定农业系统开展评议活动的方案和整改意见。厅长孙景淼不仅多次听取各项工作安排的汇报,强调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注重统筹、狠抓落实,还亲自审定工作计划。厅领导带队分赴各市、厅下属单位检查指导,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各市、县(市、区)农业部门按照省厅要求,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单位各司其职、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格局,评议活动有序开展。
为了最大限度发现问题,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评议重点,结合本单位、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六查六纠”,检查思想认识、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整改纠正。省农业厅通过厅领导带队下基层调研、设计发放调查问卷、利用农业信息网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共征集意见建议346条;各地农业系统同样坚持开门评议和上门纳谏。活动期间,全省农业系统共派员深入乡镇1324个(次)、村5210个(次)、农业企业1836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2367个(次)、种养大户4306户(次),发放征求意见表25373份,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701次,上门征求意见8446人(次)。
最大努力改正问题
在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省畜牧兽医局针对“乡(镇)村基层兽医防疫员年龄老化、后继无人”的问题,积极整改,加大对村级防疫员队伍的建设力度,今年将完成对全省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摸底调查,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更新基层人员组成的建议;积极争取基层动物防疫员培训经费,并依托金华、嘉兴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村级动物防疫员专业技能培训等。
这是我省农业系统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的生动写照。
农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既是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改善服务质量的良好契机,也是对行风政风建设的一次检验。各单位、各部门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分门别类予以落实。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已整改到位;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逐步解决的时限和具体措施,并抓好跟踪落实;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的,已开展调查研究,逐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办事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省农业部门形成了努力完善工作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方便群众办事的良好风气。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公开,扩大公开面,健全公开程序;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落实办事责任,提高办事效率;修订完善厅行政许可实施细则,简化行政许可程序,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行政许可办理的平均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20-25%,按时办结率达到100%,受到了农民群众的肯定。
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各级农业部门紧紧围绕“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大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狠抓农业发展“六大提升行动”和“十项惠农举措”的落实,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通过实施“十项惠农举措”,上半年实现农业为农民增收31.94亿元,人均增收97元。同时,结合业务工作,省农业厅积极拓展服务渠道,组织开展了“百名处长专家进百村访千户”惠民行动、“送政策、送订单、送农技、送农资、送资金”“五送”服务活动、“万名农技人员联万村结万对活动”、农民信箱“每日一助”等活动,真诚地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切实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持续深入推进行风建设
行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仅仅是一个载体,必须常抓不懈,才能巩固成果,从根本上转变机关作风,提高为农服务能力。为此,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农业系统将以这次评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推进行风政风建设,更好地服务“三农”发展。
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省农业厅将按照年初的工作部署,重点抓好品质提升、省工节本、市场营销、拓展功能等“十项惠农举措”的落实,确保今年全省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增加50亿元、人均增收155元的目标顺利实现。
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我省将加快主要农产品市场预警体系的建设,加强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监测,及时发布信息预警。同时积极开展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基地对接活动,精心组织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充分发挥农民信箱的促销功能,以扩大农产品销售。
为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省农业厅计划从加强机构建设和强化质检能力上下功夫。一是重点建设市级质检中心、增加县级质检站,并将检测工作延伸到乡镇,把乡镇农产品监测点建设作为健全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的重要内容,形成区域布局合理、覆盖全面、优势互补的农产品质检体系网络。二是着力开展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资源整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检测手段,加强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质检能力,有效提高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省农业厅将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和农业执法年活动,加大对违法生产经营假劣农资以及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省农业厅将加快出台并实施《关于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村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和社务公开的意见》,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村经济合作社规范管理提供政策支持。同时,督促各地抓好长效机制的构建,尽快出台一些制度性规定和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推动全系统行风政风建设。
……
件件务实之举,改善了行风,树立了正气,蠃得了民心,形成了合力。我省农业系统呈现出的清风荡、正气扬、以民为本的良好氛围,将进一步确保“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