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嘉善县委、县政府在充分酝酿讨论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为特色的嘉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县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观光农业
近年来,嘉善县依托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拓展农业功能,注重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的有机结合,培育了一批高效生态的农业休闲观光点,成为该县农业、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从目前情况看,这些观光点大致可分为农业园区型、基地拓展型、资源景观型、特色产品型及“农家乐”型等类型,涌现出了碧云花园、浙北桃花岛、拳王休闲农庄等在全省乃至长三角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休闲观光农业点。
目前,该县在建和已建的休闲观光农业园(点)达24个,已累计投资1.7亿元。2008年,各观光点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收入超过3000万元。
在浙北桃花岛,“春花秋桃”已成为该农业休闲点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春天到桃林赏花踏青、秋天去果园采摘品尝,这种返璞归真的乡村体验,吸引了大批上海、苏州等周边地区的游客。在建设中,该点十分注重规划与建设并重、宣传和推介并举。针对“浙北桃花岛”旅游资源受季节影响大的特点,该点在规划和建设内容上下功夫,不断扩充、优化休闲旅游要素,完善和丰富农业休闲项目建设,将“季节游”变成“常态游”,建成了“农家乐”餐饮点、水韵风情区、垂钓乐园、桃林采摘区、桃韵广场、跑马场、观光台等景点。通过连续多年举办桃花节和黄桃节,真正做到了发展休闲旅游与提升农业产业相结合,改善农村生产生态环境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今年桃花节、黄桃节期间,“浙北桃花岛”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黄桃平均价格也由过去的每公斤2-3元,增加到现在的每公斤8-10元。“一棵桃树两个节,一片桃园两个产业”,是对浙北桃花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取得的成效的最好诠释。
而作为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十大精品线路之一组成部分的碧云花园,依托花卉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花卉研究开发、应用示范、规模生产、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成功之路。通过积极承办杜鹃花展、花乡艺术节、碧云葡萄节等一系列活动,该园区不断打响休闲农业品牌和知名度,一个集鲜花观赏、户外拓展、泛舟垂钓、果园采摘、农家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碧水云天的生态农庄,鸟语花香的人间天堂”,成为长三角城市居民乡村休闲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先后被认定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和嘉兴市第一批乡村游景区。
做精“四色”产业
近年来,嘉善县始终把培育农业优势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化水平,加快构筑农业特色块状经济,形成了大棚果蔬、蘑菇种植、水产养殖和花卉生产绿、白、蓝及彩色四大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2008年,该县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建成80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到2011年,建成千亩精品花卉产业区、万亩精品水果产业区、万亩精品水产产业区、万亩精品瓜菜产业区和千万平方尺精品食用菌产业区等五大精品产业区,并明确了精品农业建设的“七个抓手”:产业布局区域化、产品生产标准化、技术应用专业化、产品形态精品化、产业经营集群化、生态环境无害化、农业保障体系化。
今年,首批16个精品农业示范点已全面启动,面积7500多亩,涵盖了粮油、蔬菜、水果、畜牧、花卉、水产、食用菌等七大产业,各个点都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好各个点的建设,该县还专门在16个示范点上各配备了以县级9位首席农技专家为技术责任人和以35名农技员为责任农技员的示范点技术指导服务体系。
如今,16个示范点已完成各项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元,部分示范点已显现出较好的效应。通过示范点建设,该县魏塘精品甜瓜净效益增加1410元/亩,精品地蒲增加2732元/亩;丁栅精品番茄净效益增加920元/亩,精品甲鱼净效益增加500元/亩,特别是惠民精品瘦肉型猪,在今年生猪养殖普遍亏损的情况下,仍实现盈利40元/头。
抢抓世博机遇
嘉善县是我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近年来成效也十分显著。一组数字可充分说明近年来嘉善农业接轨上海的成效:2008年,该县通过各种渠道销往上海的农产品总销售额达到16.65亿元,占该县当年农业总产值的一半。
随着世博脚步的日益临近,嘉善农业进一步加大了接轨上海的工作力度,创新接轨思路和手段,尤其是今年以来,农业全方位接轨上海、服务世博工作卓有成效。一是供沪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该县已与上海的超市和配送中心对接落实供沪基地3万亩,该县丁栅绿农专业合作社与上海绿农配送中心合作,建立的200多亩供沪基地运作良好。目前,该县姚庄镇有近1000亩的供沪番茄、芦笋等基地正在抓紧洽谈落实中。二是产销合作更加紧密,“编外菜蓝子”地位进一步巩固。该县先后与甬海公司、上海三角地冷冻食品公司、上海绿农配送中心、上海曹安农批市场等合作,积极推进合作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和供沪工作。今年上半年,全县供应上海水产品3500吨、生猪6.5万头、鲜切花约9000万支、盆花约10万盆、蔬菜(瓜)4.1万吨,销售额达4.28亿元,同比增长25%。三是农业交流合作进一步紧密。借助上海在农业方面的优势,该县着重在农业科技合作、农业招商、宣传推介、信息交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与上海加强协作,以促进该县农业接轨上海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