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台州兴起一种“贴牌农业”

合作社转型成了经纪公司

  本报讯 (通讯员 黄文斌)“贴牌农业好啊,上半年我未种一亩地,单单‘东方蜜’洋香瓜就为我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这两天,台州市灵生现代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灵生可高兴了,“我们公司的土地全都租给别人,自己只参与管理和销售,一年下来效益蛮可观。”
  黄灵生所说的贴牌农业是台州正在兴起的一种农业生产新型模式,是指农业经纪单位按一定标准预先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向农户统一提供种子(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管理)、统一使用经纪单位的商标,最终统一收购农户的合格产品进行再生产再销售。
  目前,仅台州金清、蓬街两镇,像灵生公司一样的贴牌经纪企业已有12家,种田大户15余户,带动农户1000余人次,涉及订单面积3万多亩,产值达2.5亿元,为农户增收3000多万元。贴牌农业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转型的新亮点。
  台州市超藤葡萄合作社是在2007年启动转型工程的,当时社员们顾虑重重,“农民不种地算哪门子道理,几千年闻所未闻”。没想到合作社当年产值就比同期增长30%,贴牌经营带来的显著效益催生了社员积极性,目前该合作社贴牌地域已扩到上海、江西等地,效益很不错。“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正确的引导。贴牌农业是“生产+营销”两个环节的紧密结合,只有两个环节数量与质量合理平衡才能双赢。”金清工商所所长章仁慧表示。
  “路桥是以工贸为主、人多地少的城市,全区耕地面积22万亩,人均不足0.42亩,贴牌农业高度集约、高附加值、不受空间限制的优势弥补了这个先天不足”。在灵生农场,黄灵生告诉笔者,今年浙江中大食品有限公司向他要5万亩西兰花的订单,日本、台湾等地也纷纷抛来“橄榄枝”,目前,他最急需的就是向其他地区扩张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据悉,现今路桥这些经纪企业的贴牌农业已扩展至台州三门、玉环、上海崇明以及江西等地,有效突破了辖区耕地不足的瓶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