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3版:浙江农作

大棚芦笋怎么种

  【样本】 新昌县共有大棚芦笋1000多亩,总产量1000多吨,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由于大棚芦笋采用覆膜避雨栽培、害虫物理生物防治和微灌技术,有效控制了茎枯病、斜纹夜蛾的发生和危害,促进了肥水的合理供给,确保了稳产高产,产品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大棚芦笋采取了全覆盖栽培,出笋时间大大提前,既抢占了市场又卖出了好价钱。从2003年开始,新昌县大棚芦笋亩产值均在万元以上,最高的年份达到1.6万元,比露地种植增长160%左右。
设施应用类型及集成配套技术
  大棚架材及规格 大棚规格为宽6米,顶高2.3米。考虑到投资成本,种植户可采用毛竹为主的大棚架材。有条件的种植户可逐渐将毛竹大棚改为标准化钢管大棚。
  覆膜方式 棚膜由6—8丝厚、7.5米宽大棚膜和裙膜两部分组成。1至4月为全覆膜保温促成栽培;5至11月为半覆膜(揭去裙膜)避雨栽培;12月为棚体裸露土壤休整期。
  集成配套技术 一是采用微灌技术。二是采用杀虫灯和性引诱剂等害虫物理、生物防治技术。7、8月份是斜纹夜蛾高发期,采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虫口基数大幅度降低,化学药剂防治次数明显减少。
主要栽培技术
  选用良种 目前主栽品种为“阿特拉斯”、“格兰德”等。
  覆膜、揭膜时间 一般在1月10日左右覆盖大棚膜和裙膜;5月中旬揭去裙膜,保留顶膜。
  追肥 追肥次数视植株长势、天气状况确定,但其中两次追肥必须进行。第一次在4月上旬,将复合肥充分溶解结合微灌进行,亩用量10公斤左右;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进行,施肥量与前一次相近。
  选留母茎 均匀选留直径1厘米以上、无病虫斑、生长健壮的嫩茎做母茎。在4月上中旬第一次留母茎,8月中下旬第二次留母茎。选留母茎支数3—5支。
  拉网防倒伏与疏枝打顶 母茎50—80厘米高时,及时打桩拉好网眼为20厘米×20厘米的尼龙网固定母茎,以防倒伏。当母茎长至120厘米左右高时,摘除顶芽。
  冬季管理 12月份植株完全枯死后,揭去顶膜,清理枯枝,施足基肥,亩用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
(新昌县蔬菜总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