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张嫣嫣 见习记者 陆颖
编者按
去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发展优势特色、高效生态农业。
蔬菜产业作为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从业人员有250万人,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200万亩左右,总产值达300亿元,出口值达3亿美元以上,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因而获得了中央财政的大力扶持。作为我省蔬菜种子种苗业的“龙头”——勿忘农集团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项目为契机,全力打造种业“航母”,为我省蔬菜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源头保障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杭州市萧山区蔬菜种植大户李天根,前几天刚把今年种的萝卜采收完,至今仍沉浸在增产增收的喜悦中。由于萝卜品质好,产量高,每亩收入比往年增加了30%以上。他说,今年种的萝卜是从勿忘农基地里引种的新品种,市场售价每公斤比普通萝卜高出20%以上。
其实,菜农增收的背后,是中央财政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强有力的支持。去年底,勿忘农集团投入现代农业资金5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1500多亩的蔬菜种子种苗创新基地。这是我省目前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设施最先进的蔬菜种子种苗基地。该基地的建成将为我省蔬菜产业提升品质、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源头保障和技术支撑,实现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共赢。
蔬菜产业是我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年种植面积在1200万亩左右,年总产值达300亿元。近年来,由于国内蔬菜市场竞争激烈,出口蔬菜又面临市场和质量安全双重压力,我省蔬菜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为提升蔬菜产业品质,加快转型升级,去年底,中央财政安排1.15亿元,扶持我省蔬菜产业发展。
作为蔬菜种业的“龙头”——勿忘农集团争取到了40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同时自筹120万元,整合资源、集中投放,建设一个省内最大的蔬菜种子种苗创新基地,着力打造种业“航母”,完成公司过去一直想做但还未做成的一件大事,走出了一条财政支农、集中投入、效益明显的种业发展新路。“好钢用在刀刃上”。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勿忘农集团的员工们干劲十足,在半年多时间里,一个占地近1500余亩的现代化种子种苗生产基地呈现在人们眼前:新安装了1万平方米的钢管大棚;新建了2座机埠,有500亩基地采用了先进的微(喷)滴灌技术;整修了2000多米的排灌渠道,新建了4000多米的机耕路;基地内遍布杀虫灯、性诱剂、色诱板、防虫网等综防设施,较好地解决了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实现了蔬菜的无害化生产;种子包衣机、丸化机、清选机、自动定量包装称及种子质量检测等仪器设备一应俱全。现代化的生产设施,为蔬菜种子引育、提纯、复壮、示范提供了物质保障。
与此同时,公司还以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为平台,加快新品种的开发,推进我省蔬菜产
业转型升级。公司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
院校合作,共同研发新品种,并初显成效。如
与绍兴市农科院合作选育出的南瓜新品
种“翠栗2号”,与杭州富惠现代农业有限
公司合作选育出蚕豆新品种“宽厚大
粒”,各项性状十分优越,目前正
计划推向市场。上半年公司还
从国内外引进番茄、辣(甜)
椒、黄瓜、南瓜、甘蓝、花菜、
大白菜、萝卜等优质蔬
菜新品种100余个,在
项目核心区开展试验
示范,筛选适宜我省推广种植的品种。萧山李天根今年种的萝卜就是公司从韩国引进的一个新品种,该品种表皮光滑、肉质脆,目前已在全省推广。此外,公司还在开化、柯城、建德建立了3个相对稳定的亲本提纯和原种繁育基地;在安吉、舟山、乐清等地建立长期稳定的萝卜、南瓜、丝瓜、四季豆、豇豆、青菜、花菜等种子繁育基地1580亩,提升了优质蔬菜种子的生产能力。
快速投入的财政支农资金抓住了蔬菜产业的龙头,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今年5月,全省种子系统100多位代表到勿忘农集团的创新基地参观,公司新引种、示范的一批蔬菜新品种,因各项性状表现优越,受到参观者的青睐。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勿忘农集团销售茄果类、瓜类等各类蔬菜新品种10多万公斤,为全省蔬菜产业提升品质、转型升级打下了基础,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路子。据测算,到今年6月底,得益于资金投入力度的大幅增加、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今年全省蔬菜核心示范基地亩产值可达8000元以上、山地蔬菜4000元以上,加上39.8万亩辐射推广面积,合计年可增效益5亿多元,这其中就有勿忘农集团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