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周刊

荣耀末路:重庆司法局长文强涉黑调查

  2000年9月19日晚,中国头号悍匪张君被重庆警方擒获。时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的文强,一脚踏于其脸一侧,厉声喝问,你服不服?是役,文强声名远扬。9年后,连任公安局副局长11年、现任重庆市司法局局长的文强再次引起轰动,此次却是因为他本人的落马。
  抓 捕
  实际上,从文强2008年6月由公安局调至司法局,重庆展开打黑除恶专项行动以来,关于文强被“双规”的传言就此起彼伏。现在终于尘埃落定。
  多位政界人士证实,文强系8月6日在京被限制行动,并于8月7日上午通过民航班机押解回渝。当时他正在参加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重庆警方证实,文强在京被采取措施时,重庆本地也有抓捕行动同步展开。8月7日凌晨两点左右,重庆市公安局文强案专案组突击搜查了位于重庆南滨路附近的“海棠晓月”小区的三套住房,其中一处为文强主要居住地。据知情人称,警方于当晚从小区带走了一男一女,“二三十岁的年龄,看起来很年轻。”
  8月8日,重庆市纪委向媒体证实,文强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信息显示,文强是目前专项行动中落马的级别最高的官员,他被指涉嫌包庇黑社会犯罪。
  文强其人
  据公开简历,文强出生于1955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在职大专学历,一级警监。1997年任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2003年任重庆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在公安局期间,文强一直分管刑事侦查工作。2008年7月,文强出任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接替他位置的为王立军——这位中国警界知名的“打黑英雄”,从辽宁空降至重庆,并在2009年3月正式就任重庆市公安局局长。
  在市公安局期间,文强在系统内一度是英雄般的人物。除2000年闻名全国的张君案外,他主办的好几起要案被公安部记一等功,包括1992年震惊全国的重庆警匪枪战、1994年中国第一盗案,以及2000年的重庆抢劫运钞车案等。
  然而,文强在政界及民间被议论最多的,却是他和当地一些“江湖人士”过往甚密。
  重庆市一位政府官员说,上世纪90年代,重庆一王姓黑社会大佬在解放碑为女儿办生日宴,文强参加了这次宴会,并为很多人所知。文强与这位王姓老大关系亲近到可以在街边小摊一起吃面。后来该王姓人士涉案潜逃,至今尚未归案。
  而与此同时,重庆屡发涉黑涉枪大案,这直接导致文强在当地民众中口碑不佳。据重庆市公安局统计,重庆近年来治安案件每年在10万件以上,严重暴力犯罪时有发生。一位司法界人士认为,如此多积案,加上扫黑专项斗争所暴露的重庆黑社会势力猖獗的事实,“作为分管刑事侦查这么多年的公安局负责人,文强应负主要责任”。
  扫 黑
  文强落马,与6月份以来开展的轰轰烈烈打黑除恶专项行动息息相关。据一位政界人士称,促使重庆决意整顿黑恶势力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年的出租车罢运事件及民营公交收编改革——政府在推行有关政策时,感受到来自黑恶利益集团的强烈阻力,政令不能畅通。
  随着“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开展,一批黑恶势力头目相继落网,其中不乏如渝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黎强这样有影响、有身份的亿万富翁。随着行动的深入,打黑也指向了警方内部。知情人士称,多位有“保护伞”嫌疑的警界官员,相继被查或被逮捕。
  迹象显示,重庆的打黑除恶专项活动还在持续深入中,7月15日,王立军兼任武警重庆市总队第一政委、第一书记。如此一来,重庆武警系统也将被纳入打黑行动的统一调配中。
  重庆一位资深律师分析,最后所有的焦点都会指向文强,因为他负责全市的刑事、治安管理11年之久,对此难脱其咎。
  保护伞
  “文强的落马,最令人震惊的是,掀开了警界与黑恶势力勾结谋取非法利益的盖子。”该市一位政协委员称。
  “据我了解,重庆黑社会的发展,跟拥有保护伞不无关系。”重庆某大学教授王力(化名)说。王力1994年就开始潜心研究黑社会,并深入黑社会组织进行调查。
  在7月31日该市一次通报会上,王立军亦表示,重庆涉黑案件的总体特点是时间长、跨度大、背景深、人数多、影响恶劣,特别是一些黑恶组织已有“合法”外衣,以商养“黑”,以“黑”富商。2000年发生的重庆“白云湖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当时有王渝男等10多人合资在璧山县白云湖度假村开设“百家乐”地下赌场,非法敛取钱财——案发后,原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总队长李某等4名警员被一同抓捕,罪名为“利用职务之便,为王渝男等提供保护,甚至通风报信”。
  法院的判决书称,上述警察最后“致使王渝男、董理等人以白云湖为依托,长期非法聚敛钱财未被查禁,并发展成为非法持有枪支、弹药,实施故意杀人等犯罪行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保护伞,李某获得利益惊人——不仅每月可按时领取5万利钱,还可随时调取300万元以下现金。王力称,“在这样巨资的诱惑下,有些官员是很难抵抗的,也就被金钱牢牢拴在了贼船上。”
  2001年5月,张君案一审宣判后,文强接受一家杂志专访,聊到他退休后的生活,当时44岁的文强表示,要写一本关于张君的书,“张君是一个复杂的人,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看,其实最要命的就是把人简单化。”他自己的故事,注定也不会简单。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木村/文 2009年8月17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