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福寿螺、黑尾叶蝉、蝗虫等侵袭桐乡农田

生物灾害多样性应引起警惕

  前不久,桐乡市大麻镇大庄村坟头河组的村民向镇里反映:村里出现大小不等的不明螺类,一些作物枝干上也爬满了粉红色的物体。经农技员现场查看,发现这些小东西竟是福寿螺及其卵。
  村民反映,去年在一个小河塘里就零星出现过这种螺,但当时并未引起注意,想不到今年一下蔓延开来。镇农经中心工作人员邓玉明说,福寿螺有惊人的繁殖能力,一颗母螺一年可产30多万颗后代。现在农技专家正指导农民抽干水田、水沟里的水,再撒上灭达颗粒剂进行灭螺防治。
  无独有偶,就在前两天,龙翔街道南王村沈家门那儿的一块稻田里出现了黑尾叶蝉;洲泉镇屈家浜村的稻田里发生蝗害……种种迹象表明,在桐乡出现了生物灾害多样性的特点。
  有关专家指出,生物灾害呈现出多样性,与现在农民种植品种的改变、农药的使用、天气因素、人类活动加剧都有关联。
(沈怡华)【链接】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广东、福建等地养殖,但因口味不佳、市场前景不好,被大量丢弃野外,逐渐扩散蔓延至农田,给农作物带来危害。现在在我国南方福寿螺已成为水稻生产中主要的有害生物,而且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黑尾叶蝉专门吸食水稻汁液,造成叶片枯黄萎缩,传播病毒病,严重时全株枯死,是一种危害性极重的虫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