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好吃 好看 又好卖

嘉兴的奥运蔬菜一周岁了

下一站,进军上海世博会

  本报讯 (记者 王美华)本是秋淡季节,加上“莫拉克”肆虐,地产蔬菜只有高山蔬菜勉强撑市。然而,在嘉兴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奥运蔬菜基地,却是一片葱茏。据承担奥运蔬菜种子引进和选育工作的东进种业有限公司副总诸伟雄介绍,眼下基地种的多为速生叶菜类品种,如“紫冠一号”紫青菜、“耐热特大黑”菠菜、含钙丰富的小菘菜等,目前正分批投放市场,每公斤比普通叶菜贵1-2元左右。
一年前,奥运蔬菜“定居”嘉兴
  作为2008奥运会专供蔬菜,去年9月,奥运蔬菜来到嘉兴。将近一年时间,当地引进了5批91个种类161个品种的奥运蔬菜,包括叶菜类、瓜果类和新奇特芳香类“三大家族”。说起奥运蔬菜,诸伟雄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奥运蔬菜除了富有营养,就是颇有特色,譬如,黄皮的西瓜、红瓢的甜瓜、紫色的青菜、红色的生菜、绿色的番茄……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讲是闻所未闻。这些奇特蔬菜一上市就引起了嘉兴市民的追捧,面对比普通蔬菜高出近一倍的价格,马大嫂们连眼睛都不眨就“下单”了。诸伟雄说,奥运蔬菜许多品种亩产达1500公斤,甚至2000公斤。这些奥运蔬菜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每亩收入有5000元以上,是常规蔬菜的两三倍。下半年,该市奥运蔬菜基地将发展到850亩。
  奥运蔬菜花样多,安全营养,不仅受到嘉兴及周边城市高档宾馆和部分普通消费者喜爱,还吸引了上海世博会的“目光”。据诸伟雄介绍,上海世博会准备在嘉善建立1000亩专供蔬菜基地,届时,嘉兴的奥运蔬菜将“入住”该基地。
奥运蔬菜的“品质生活”
  当然,好吃好看又好卖的奥运蔬菜除了出生“高贵”,种起来也有点讲究。来到嘉兴后,奥运蔬菜先在东进公司的基地适应环境,通过筛选,再推广到各地种植。市里专门举办了奥运蔬菜技术培训班,特邀奥运蔬菜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宝海研究员作技术辅导,并在“绿华”、“绿环”和“渔里农庄”三家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高标准基地427亩。如今,奥运蔬菜在嘉兴过起了高品质生活,它们住的是钢管大棚,吃的是有机菜饼,穿的是防虫衣,喝的是微滴灌水,点的是诱虫灯。就连走向市场也是“穿戴整齐”,不同一般。诸伟雄说,奥运蔬菜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一般茄果类大棚蔬菜现在都到了换茬的季节,而他们春季种下的奥运蔬菜中,番茄和黄瓜还在开花结果。可见,奥运蔬菜的耐热性比一般蔬菜强多了。
奥运蔬菜中的“佼佼者”
  据嘉兴市农科院专家介绍,奥运蔬菜中有不少耐高温品种,可填补江浙地区夏季叶菜类市场空档,如,既耐热又丰产还适合本地消费的羽衣甘蓝和美国大速生等。叶菜类中的抱子甘蓝、羽衣甘蓝等品种以及西瓜、甜瓜类和番茄类中一些品种很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需求旺盛。通过大量试种,他们还选拔出奥运蔬菜中的一批“佼佼者”,如,优势明显的大果无限生长型番茄“仙客1号”、“仙客5号”;青、紫、黄樱桃番茄长势旺,产量高,品质好,且有特色;“金玉月亮”、“金玉4号”甜瓜,不仅早熟而且商品性和内质、产量都不错;早熟、丰产、质优的西瓜新品“黄皮京欣1号”;黄秋葵中已筛选出高杆多分枝、极适合于本地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品种“绿五星”。
  据悉,在全国率先引进并试种成功奥运蔬菜的嘉兴市,目前已引进一整套奥运蔬菜成果体系,开展新品种引进、试种、筛选与驯化,探索蔬菜种质资源的创制与培育。
■相关链接
  “奥运蔬菜”是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为适应不同国家、地区运动员和观众的口味,精选国内外蔬菜品种,在专用基地,采用符合奥运会标准及技术进行生产、加工、配送,专供北京奥运会的蔬菜。奥运蔬菜集全球蔬菜品种多样性、色香味营养保健于一体,同时又集现代蔬菜安全生产、管理、运输、加工、贮藏、配送及烹饪等一整套标准化技术为一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