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大学生投身农业,开辟了人才通往农村的新途径,承载起了现代农业的新希望,如今,我省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奔向田野,投入“三农”事业。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好的创业环境和越来越多的社会帮助,使他们原本艰辛的创业之路显得轻松了许多。
“我得到的帮助太多太多了”
8月9日,临安市三口镇秋口村寺前畈。天刚放亮,23岁的包洪军就去他管理的500亩水稻田里察看。刚经历了台风“莫拉克”考验的水稻迎风挺立,包洪军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去年这时候,包洪军还是个刚从浙江林学院毕业、天天为找工作犯愁的大学生,但今天,他已是三口镇秋口村农机植保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管理着近500亩水稻田,成了当地的大学生种植大户。“自从创办合作社以来,我得到的帮助太多太多了。”包洪军告诉记者,资金不足是他创业之初遇到的最大困难,幸好他得到了临安市信用联社的大力帮助。“他们得知有个大学生想在家乡搞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消息后,直接派信贷员上门服务,现已给我们提供了7万元贴息贷款。”包洪军说,他们还享受国家农机补贴政策,购买了价值20多万元的大型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先进农机设备,其中补贴金额就有10万元左右。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合作社和村民们签订了总计500亩水田的代耕协议:农民只需支付每亩575元的管理费,水稻生产的播种、插秧、植保、收割等一系列农事,均由包洪军的农机植保合作社代劳;农田里所产的稻谷全部归农民,确保亩产400公斤,不足部分由合作社补足。如今,这500亩水稻长势良好,也为工商企业众多的秋口村解决了农田抛荒问题。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良好的大环境增强了我们创业的信心”
“政府鼓励创业的良好环境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包洪军说出了投身“三农”事业大学生们的心声。宁波象山贤庠镇珠溪村大学生村官姚春华告诉记者,为鼓励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象山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带头创业的政策,并建立了镇联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共同帮带的创业服务模式。如今,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姚春华和镇里的另外12名大学生村官创办了象山首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投入5万元向农户承包了3亩土地,搭建了6个蔬菜大棚,像模像样地当起了“现代农民”。安吉新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杨介绍说,这家合作社是由10名大学生合作创办的,除了享受种种扶持政策和农业部门的帮助指导外,近日合作社还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和安吉国强蔬菜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意向,由国强合作社出让10亩整修好的良田供大学生使用,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产品销售。现在,大学生们已在这10亩土地上种起了黄豆。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2007年我省出台文件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从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收费;对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向当地经办银行申请2万至5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到期还款的,由当地财政给予50%的贴息。此外,宁波、绍兴等为鼓励大学生创业,推出了小额担保贷款贴息、创新资助和规费减免等政策;杭州、温州等地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在园区创业的大学生享受房租等优惠。
“我们的成功还需要更多的帮助”
不少已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这样的同感: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多得多,往往存在资金、技术、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不足,他们很希望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帮助和理解能够更多些。
林爱心、阮海燕、张雪丹三位女大学生2007年进入苍南县联合樱桃谷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工作。两年不到的时间,她们帮助合作社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员工的出勤、奖惩等都一一作了规定。但她们的这一做法却受到了不少农户的质疑。“很多农民认为不就是养鸭子吗,没必要搞得那么认真,所以我们的制度执行起来经常会碰到问题。”阮海燕打了个比方,鸭苗和饲料由合作社统一向社员发放的,统一回收成品鸭进行销售的,但有些农户不满意合作社的收购价,就偷偷把肉鸭卖了,合作社的鸭苗、饲料资金都已投入,却收不回鸭子。女大学生们目前在考虑建立一个集中的鸭粪处理中心,将鸭粪加工成有机肥出售,但苦于资金和技术不足,这一想法还无法实现,她们希望有关方面或者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帮她们一把。
鲜花的茁壮成长需要众人齐心浇灌,同样,作为现代农业新曙光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帮助。我们坚信,在政府的帮扶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下,勇于投身“三农”的大学生们和他们的事业,定能像幸福的花儿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