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辉通讯员 占一熙)村级财务是农村工作多年的热点、难点,加强村级财务的民主监督,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突破点。淳安县对村级财务开展民主评议,明确6大评议重点,规范7项评议程序,23个乡镇78个村的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日前,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斯鑫良为此批示:“淳安县村级财务民主评议办法已比较成熟,应予推广。”
据悉,此举源于该县一个小山村的“草根民主”。石林镇棠高村是淳安县的一个小山村,全村现有121户,山林面积1.38万亩,村里的经济主要以木材、毛竹、茶叶为主。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有一项从1968年起就实行的,由村民群众自发公开民主评议村级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收支,纠正财务管理中一些不合规现象的做法,至今已坚持了41年。通过民主评议村级财务工作,棠高村的群众能了解村干部在一年里究竟干了什么,能掌握村里的经济运行和资产积累情况,由误解变理解、猜疑变信任,真正给群众一个明白、干部一个清白。现村里党群、干群和村民关系融洽,一派其乐融融、兴旺和谐的景象,村级集体经济也由过去的几千元发展到2008年的36.13万元,在全镇名列第一,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今年6月,淳安县在总结完善棠高村民主评议村级财务经验、进一步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民主评议村级财务工作的对照自查、提前宣传告示、产生评议代表、进行账目交接、开展评议活动、公开质询答辩、公布运用结果等7项评议程序,并根据村级财务管理的特点,明确了6个方面的评议内容,即:收入评议、支出评议、用工评议、固定资产及物资评议、资金评议、工程项目评议等。如收入支出评议,主要看村级各项收入是否按实际入账,审查各类收款收据是否有票据不规范的现象;村级招待费用有无超核定基数、超范围等。对参与民主评议村级财务的代表产生、代表构成、代表人数等也都一一作了明确,村“两委”成员和社管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中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及村主要干部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评议代表,以保证代表的公正性。实施意见要求民主评议前对账目逐笔审核,召开公开质询答辩会,安排记录员全程记录。
淳安县不仅公布民主评议结果,还公布处理运用结果。根据民主评村级财务中发现的问题,按照问题性质及严重程度,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并把评议结果与村干部评优评先、报酬待遇、选拔任用挂钩。该县对评议中发现的村级财务管理共性问题,通过及时整改落实,健全完善制度,推进村级各项工作。民主评议村级财务工作完成后,评议结果都进行汇总和登记造册,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开。
民主评议村级财务试点工作在淳安县23个乡镇78个村开展以来,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该县石林镇在评议工作试点中,共发放书面意见反馈表近1000份,分党员、干部、群众3个层面对开展的民主评议村级财务活动满意度进行测评,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6.8%。
如今,发源于小山村的“草根民主”正向“基层民主”有益嬗变。目前,淳安县已制定了3年实施规划,在全县分步推行这项工作,预计到2011年实现所有村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