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浙江海洋60年

海洋监测预报的N个第一

  ●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地方编制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机构。
  2001年,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挂牌成立,核定事业编制32人,成为国内第一家省级海洋环境监测预报机构,负责全省海洋环境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海洋环境预报工作。经过几年的发展,浙江已建成了省、市、县三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灾害预警报体系,海洋监测预报系统的装备水平、技术能力和队伍素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海洋环境监测网和赤潮志愿者队伍。
  2007年,由浙江省内25家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组建的省海网,构筑了业务和技术交流的崭新平台。同年,聘请291名渔民为赤潮监视监测志愿者,成立了全国第一支赤潮志愿者队伍。2008年,志愿者第一时间报告并经监测单位确认的赤潮达16次。
  ●在全国率先制定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规程。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促进滨海旅游经济的发展,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于2004年制定了浙江省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规程,并向公众发布相关预报产品。该规程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采纳,作为制定全国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预报技术规程的参考。
  ●建成苍南、在建温岭两处无人值守自动化海洋观测站,开创国内由地方海洋预报部门出资建设海洋观测站的先例。
  浙江是海洋灾害频发省份,温州、台州两地更是其中的重灾区。苍南和温岭自动化海洋观测站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建成,使国家和省级海洋预报机构可远程实时获得分钟级的海洋要素观测信息,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了信息保障。
  ●建成全国海洋系统第一套覆盖省、市、县三级预报部门的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2008年11月,在全国率先建设完成一个覆盖省内各级海洋预报部门的高清视频会商系统。该系统可通过架设在沿海验潮站的户外摄像头,远程实时查看海面状况视频,为海洋预报提供直观的依据。
  ●国内首家在省级电视媒体上发布海洋环境预报的省级预报机构。
  2002年5月8日,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开始在省级电视台发布浙江沿海大面海浪预报、潮汐预报等,成为国内第一家在省级电视媒体上发布海洋环境预报的省级预报机构。随着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开拓,新增的海水浴场环境预报、滨海旅游区海洋环境预报及台风风暴潮预警报等预报产品也开始在各大媒体及网络发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