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浦江欢欢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老徐看着自家近百亩的大棚葡萄,很是高兴。他的葡萄园建有15个连栋钢架大棚,并配置微灌系统,实现了葡萄种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年效益增加10余万元。
据悉,这样的喜人现象在浦江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随处可见。现在的浦江农民一改“肩头、脚头、锄头、跟在牛尾后头、老是走不出头”的土形象,成了“坐着插秧、站着除虫、水果穿衣戴帽喝上营养液、农民穿着皮鞋种田、开着汽车收粮、温室大棚游一游”的现代新农民。这一切,都归功于农机新装备引进与新技术推广的双提速。
近年来,浦江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农机装备投入达1025万余元,整修完成510余公里农机作业用机耕道,改善了农机作业的基础条件,有力地提升了农机化的应用水平。种粮大户黄一声以往一直采用抛秧种田,为改变劳动用工成本提高的压力,他在2007年应用水稻机插新技术,当年“金早47”机插早稻亩产506.98公斤,比全省早稻平均亩产高37.02%。水稻机插与手工相比,亩节约成本73.5元,另外机插还能节省秧田。老黄说:“像我这样规模的种粮大户,如果没有机械化,根本就不可能赚钱。”
经过十余年的农业综合开发,该县10万余亩水稻生产实现了灌溉、耕作、插秧、植保、收获、深加工的机械化,4万余油菜生产实现了播种、收获、深加工的机械化。今年浦江水稻机插面积有望突破4000亩。
(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