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召开以来,各地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油茶良种种苗供应能力严重不足是目前制约油茶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
从今年春季造林和夏季育苗的情况看,全国油茶良种种苗仍不能满足造林生产需要,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春季造林中,只有9个省(区)共营造了62.3万油茶林;夏季生产的嫁接苗中,到今冬明春能出圃造林的苗木也只有1亿多株,加上今年春季造林后留床的苗木,只能满足180万亩左右的造林需求。
正是由于良种种苗生产供应严重不足,导致各地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对油茶良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地方甚至存在用非良种实生苗造林的现象;一些良种选育基础薄弱、良种资源匮乏的地方,不考虑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不经过区域试验,不听取专家意见,盲目从外地调入穗条和种苗开展油茶种苗生产和造林;一些个体户或企业受利益驱动,生产销售伪劣种苗,哄抬种苗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给油茶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有关专家认为,应强化种苗质量监管,严格实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力推行“四定”,切实做到“三清楚”。“四定”即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三清楚”即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销售去向清楚。要严格实行油茶种苗质量检验、检疫制度和油茶种苗“身份证”制度。油茶种苗生产者或经营者出圃销售的种苗必须附有良种标签,标签内容包括种苗的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数量、植物检疫证书编号、种苗生产许可证或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生产者或经营者名称、地址等。要建立健全种苗生产销售档案管理制度,严格种苗质量的责任追究制。要加强苗圃生产管理,确保嫁接苗木成活成苗。同时,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炒卖倒卖穗条和苗木、哄抬市场价格和非法生产、销售伪劣苗木等行为,特别要对非定点采穗圃及繁育基地的生产活动进行严格检查,坚决杜绝非良种苗木上山造林,切实维护油茶种苗市场秩序。 (郝燕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