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实习生 郑洁琰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又到葡萄上市时节,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不仅是许多市民消暑解渴的首选水果之一,也是许多果农增收的希望所在。今年葡萄质量如何?众多品种该选哪一个?我省30多万吨葡萄将销往何方?近日,记者到上虞市盖北镇和杭州一些水果销售点等地进行了采访。
那么好看的葡萄能否放心吃?
【一问】 杭州华信设计院软件工程师史先生:我酷爱吃葡萄,葡萄上市以来几乎每天都会买点带回家,但是最近却有点担心。记得以前葡萄都要到7月底8月初才能上市,成熟的葡萄往往会有果实裂开的现象;可是现在才7月上旬,各种各样的葡萄已遍布大小水果摊点,而且一个个颗大珠圆,很少见到开裂的,也很少有虫子叮咬过的痕迹。这样的葡萄是不是用了什么药水?能放心吃吗?【答卷】 在素有“江南吐鲁番”之称的上虞市盖北镇的葡萄科技示范园里,上虞市绿园葡萄合作社社长王海龙告诉记者:“葡萄上市时间越来越早,是因为我们引进了新品种,并用了大棚栽培。”他种植的20亩葡萄全部采用连体大棚栽培,不仅使葡萄上市时间提前了近1个月,还有效提高了葡萄品质,“每年六七月份是江南雨水最多的季节,大棚栽培使葡萄避开了过多的雨水。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喷滴灌技术,直接在葡萄树的根部浇水。可以说,这里的每一颗葡萄从挂果到成熟都没有碰到过一滴水,所以尽管葡萄的个头很大,却不会裂开。”另外,王海龙他们还采用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只在葡萄开花前和开花后喷两次低毒高效农药,其余全部用杀虫灯灭虫,葡萄上绝对不会有残留农药。
王海龙提醒消费者,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葡萄的个头越来越大、外观越来越漂亮,一些新品种的籽也很少,消费者大可放心食用。但是,有些个头大得出奇、没有一颗籽的葡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有可能用了葡萄无籽剂和果蔬膨大剂。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在我省22万亩葡萄种植面积中,已有70%采用了大棚、喷滴灌等设施栽培技术,有机、绿色和无公害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我省葡萄的品质。
那么多的品种到底该选谁?
【二问】 永嘉县岩头镇湾里村村委会主任陈以散:我们村是个水果专业村,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出产。一直想适当扩大葡萄种植面积,但是市场上“巨峰”、“藤稔”、“美人指”、“巨玫瑰”、“矢富罗莎”、“金手指”……葡萄品种多得数都数不过来,到底哪个品种才是最好的呢?
【答卷】 在王海龙的20亩葡萄园里,栽种了近10个品种的葡萄,有6月底7月初就可以上市的“奥古斯特”、“兴华1号”等早熟品种,也有7月底8月初上市的“巨峰”、“甬优1号”等中熟品种,还有可以持续到10月初的“美人指”等晚熟品种。“多个品种套种,既拉长了葡萄的上市时间,又便于消费者选择。但是,品种太多容易给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的感觉。像我们盖北镇,就有近70个葡萄品种,到底哪个最好谁也说不上来。”王海龙认为,从多年种植经验和市场销售情况来看,还是“巨峰”的表现最好,所以他的葡萄园里仍以“巨峰”为主打品种之一。
省农业厅首席水果专家孙钧说,我省栽培的葡萄品种很丰富,主要以“巨峰”和“藤稔”为主。近年来,品质较优、香气风味俱佳的“巨玫瑰”,糖度较高、口味不错的早熟“夏黑”,还有“醉金香”等品种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较耐贮运的提子也有所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我省葡萄品种结构,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现在我省葡萄品种越来越多、种苗市场越来越乱的现象日益突出,这和一些葡萄研究机构和种苗生产企业的逐利行为不无关系。”一些葡萄研究机构和种苗生产企业为了销售种苗,盲目引进推广新品种,有的还给同一品种取了多个名称,扰乱了种苗市场。“其实葡萄的品种不需要进行如此频繁的更换。”孙钧说,日本的葡萄品种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他们几十年来一直主打“巨峰”品种,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巨峰”品种,在全省各地表现良好,也深得消费者欢迎;尤其是采用设施栽培后,“巨峰”产量高、品质优、外形美观的优良性状得到了很好体现。孙钧建议,农民朋友在选择葡萄品种时,“巨峰”仍是很不错的选择;若为了错开上市时间需要选择一些新品种,应该对该品种在当地的适宜性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进行考察,切忌盲目跟风种植。
那么多的葡萄销往何方?
【三问】 温岭市滨海葡萄专业合作社社长陈济林:我们合作社的2600亩葡萄已经开摘,尽管目前销售形势很好,但是我还是有些担心:现在台州和金华、湖州、嘉兴等地的葡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浙江那么多葡萄到底销往何处?葡萄会不会像去年的柑桔一样出现“卖难”呢?
【答卷】 7月10日晚上,黄岩—上虞野藤葡萄推介会在台州市黄岩区格林大酒店举行,上虞市盖北镇的葡萄合作社和贩销大户同黄岩科技罐头厂等11家罐头企业签订了8000多吨的野藤牌巨峰葡萄青果购销订单。这批葡萄经企业加工后,将远销日本、美国等国家。上虞市政府负责人介绍说,这是他们连续第三年举行类似的推介洽谈活动。通过与加工企业合作,盖北镇很多葡萄还长在藤上,就已经找到了“婆家”,从而解决了果农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目前我省葡萄主要以省内鲜销为主。杭州市艮山门果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场目前每天有70多吨葡萄销售量,今后一段时间还会持续增加,“‘巨峰’和‘藤稔’等品种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很多喜欢吃葡萄的人都习惯选择这些品种。近年来,味道更甜、食用更方便的提子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他告诉记者,年轻人是提子的主要消费群体,配果篮当礼品赠送也是提子的主要销售渠道。另外,由于提子较耐储运,每年我省有不少提子运输到上海、北京等城市销售,市场反响很好。
“葡萄产量越来越大,如何避免出现‘卖难’是政府部门和生产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孙钧认为,目前我省葡萄有三分之一左右为欧美品种,就是我们俗称的提子,葡萄总产量在33万吨左右,平均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最高的可达2万多元。近年来,我省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仍在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加上近几年上海、江苏等地的葡萄设施栽培发展也很快,葡萄产销竞争将会加剧。“大力实施水果品质提升工程,引导生产者将葡萄生产从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提升上来,并在葡萄加工上动脑子,同时开展一些葡萄休闲观光采摘游等活动,是扩大葡萄销售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