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海宁:

建立疫病可追溯管理体系

  今年以来,海宁市通过三项举措,积极推进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管理体系建设。
  一是规范管理。落实专人,对二维码动物标识的申报、签收和发放整个流程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各镇(街道)实行动物标识领用登记制度,确保标识来源去向分明。
  二是加强装备。全市已购置识读仪、信息存储卡等追溯设备55套,并在农业部追溯系统网站登记注册。
  三是强化培训。加强可追溯体系系统构建及溯源设备操作技术培训,提升畜牧兽医专管员、动物防疫检疫员及规模猪场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海 旭)
余杭:
加强种畜场疫病监测
  近日,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对辖区内的余杭湖羊场和山水果园羊场两个种羊场开展了种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共监测种用羊425头,合格率达100%。
  此次监测以有流产历史的经产母羊为重点,兼顾种公羊和青年母羊,逐头采血进行实验室化验。对重胎母羊和4月龄以下的小羊,则采取不定期动态监测方式。技术人员还随机抽取种羊尿样,现场进行瘦肉精快速检测。同时,督促养殖场做好生产、消毒、饲料兽药使用、免疫等的登记。 (沈琴芳)
淳安: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抓得紧
  淳安县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加强了对养殖、屠宰、销售等重点环节的监管,全面开展对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上门技术服务等方式,该县切实提高了养殖企业、畜禽专业合作社及畜禽养殖集中区饲养户的防疫意识和法制意识,强化养殖业主是第一责任人,要求病死畜禽必须做到“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转运、不准销售、不准食用和无害化处理。
  该县建立了以兽医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养殖场(户)、乡镇驻村干部及行政村主要干部联系行政村散养户的无害化处理监管机制;督促屠宰场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和程序,落实无害化处理措施,并建立无害化处理监督工作档案;加强对养殖、运输等环节违法处置病死畜禽行为的监管。 (钱国旺 张华建)
常山:
动物防疫有四张“明白卡”
  针对农村小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管理较困难,防疫工作容易出现漏洞,动物防疫间接管理成本过高等难题,常山县畜牧兽医局专门制作推出了动物防疫四张“明白卡”,促使养殖户实施科学的畜禽免疫程序。
  一是动物防疫信息联系卡。卡上标明负责养殖场(户)所在地防疫检疫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县乡(镇)动物防疫监督电话、服务内容等信息,方便养殖场(户)。
  二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及相关责任告知卡。卡上明确告知规模场(户)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规程,指导养殖场(户)科学规范处理病死动物。同时,卡上还注明随意丢弃病死动物需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等。
  三是畜禽养殖场推荐免疫程序卡。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生猪、家禽及牛羊等畜禽的推荐免疫程序,供养殖场(户)参考。
  四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法律责任及违法处罚明白卡。根据《畜牧法》和《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告知养殖场(户)饲养动物具有做好免疫、建立生产防疫台账等法律责任,使其自觉搞好免疫,建立台账。
  目前,该县已向养殖户发放“明白卡”3000余份,并要求养殖户全部张贴上墙,以充分发挥“明白卡”的警示作用。 (陈 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