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题报道

我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化肥少施6万吨,农民多赚12亿

  本报通讯员 朱有为
  前言: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合理施肥施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建设节约型农业,是解决目前我省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低、农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省土肥系统围绕生态省建设,以“沃土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测土配方施肥为抓手,大力推进耕地地力建设,推动耕地综合培肥改良,推进我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和有机肥资源开发利用,培育健康、肥沃的优质土壤,营造安全、洁净的生态环境,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节本增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测土配方施肥:化肥少施了,农民增收了
  从2005年开始,我省土肥系统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重点,全面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减少不合理用肥量。“测土配方施肥行动”连续3年被列入全省农业工作十件实事之一。
  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我省创新推广机制,实行农企合作,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推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行模式,提高了技术的进村入户率和到位率。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230.95万亩,涉及45个项目县,有382.19万户农户采用此技术,技术覆盖率达60%,涉及水稻、油菜、茶叶、蔬菜、柑桔等几乎所有主要农作物。全省共节约化肥6.25万吨(折纯),节本增效12.54亿元。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养分流失,而且调整优化了肥料施用结构,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检测结果表明,在项目实施区氮肥用量明显减少,我省10个水稻主要种植区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0.2%,磷肥为26.7%,钾肥为46.9%,分别比常规施肥区提高8.7%、5.3%和7.0%,平均每亩减少化肥投入(折纯)2.81公斤。
沃土工程:肥了农田,富了农民
  在传统农业中,有机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耕地大量使用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土壤地力,而且能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减少或替代部分化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近年来,我省以实施“沃土工程”为载体,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大力提倡增积、增施有机肥,积极发展绿肥种植,推广秸秆还田,开发利用优质有机肥料,鼓励生产、使用优质商品有机肥等,不仅改良了土壤结构,提高了肥力水平,而且有效防治了农业面源污染。据统计,2008年,全省建立了4个万亩以上的沃土工程综合示范区、32个强龙兴农沃土工程示范区,全省种植冬季绿肥323.9万亩,推广秸秆还田1495.4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29.28万吨,应用面积186.42万亩。
  为加快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我省不少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金华、平湖、秀洲等地对购买商品有机肥给予财政专项补助,一批当地生产的优质商品有机肥得到大面积的推广,促进了沃土工程的实施。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省有机肥应用面积达1500万亩(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本田秸秆还田量达到50%以上。
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科技的样板,治污的典范
  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典型引导,辐射带动,因地制宜,是我省减肥增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又一重要举措。
  为全面推进耕地地力建设,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我省土肥系统积极采取土肥综合技术措施,与农作物耕作制度相结合,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同时重点研究开发农业循环技术的体系和模式,推行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以点带面促进化肥减量工程的实施,有序地推进农业节能减排。据统计,去年,全省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60多个,示范面积达152.2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示范方39个,示范总面积14.3万亩,实现了化肥施用总量减少15%的目标。
减肥增效样本
金华:每吨有机肥补贴200元
  商品有机肥是以畜禽粪便为主要原料,添加微生物发酵菌,经堆沤、发酵、粉碎后达到企业产品质量标准的一种有机肥料,其氮、磷、钾的总含量一般在4-6%以上,有机质含量≥30%。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不仅可以解决畜禽粪便污染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产品品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去年,金华出台商品有机肥补贴推广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该市规定,市本级的农户使用当地生产的商品有机肥料,每吨可获财政补贴200元及运费。获补后的商品有机肥每吨指导价在300-350元之间;补助范围主要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示范区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的生产基地。农户可通过乡镇农技部门上报申请。
  为搞好商品有机肥的推广,该市土肥部门通过建立示范方,展示商品有机肥在改良土壤、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的积极性。据悉,今年该市已在市本级推广商品有机肥3000多吨。
富阳:少施化肥2公斤,每亩增产65公斤
  为进一步推广减肥增效技术,去年杭州市土肥植保站在富阳渌渚镇杨袁畈建立了1300亩减肥增效示范畈。示范畈内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减肥增效技术,合理减少化肥用量,平均亩施用氮肥仅为10.75公斤,比常规施肥亩均减量2.178公斤,减少15.4%;亩均节本9.5元,总节肥量2831.4公斤,折合尿素6.155吨,总节本1.235万元。经验收,示范方平均亩产达565公斤,比去年全市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增产65公斤,增幅13.0%,亩均增收130元,总增收16.9万元。
平湖:一年利用废弃物2万余吨
  平湖是畜禽养殖和蘑菇种植大市,每年产生的养殖场排泄物和蘑菇废料等多达18万余吨。多年来,受耕作方式、农民施肥习惯等影响,这些废弃物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水体,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为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平湖市植保土肥站于2004年开始实施15万亩水稻化肥农药双减增效工程。
  在实施过程中,平湖市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手段,调整优化肥料施用结构,集成先进施肥技术,在保障粮食稳产增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同时,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积极推广有机肥料,鼓励农民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培肥地力。
  平湖市还强化政策导向,加大扶持力度,明确将推广使用有机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该市规定,对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绿肥基地,给予每亩20元补贴;对经考核达标百亩以上的化肥、农药双控增效示范方、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给予每亩20元补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使用纯生物有机肥的,给予每亩50元补贴等,为推进农田地力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收集畜禽粪便和蘑菇废料生产有机肥为主的平湖市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中心的建成投产,为减肥增效工程提供了坚强保障。该中心自2006年4月投产以来,到去年底,累计利用农业废弃物7.2万余吨,生产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专用肥共3.3万余吨。如今,通过大量肥效对比试验证明,平湖市绝大多数农田在减少纯氮用量15%的情况下,通过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粮食生产仍获得稳产高产。去年平湖市31.6万亩晚稻生产减少纯氮用量1058.6吨,节本460.1万元,增产稻谷11458.16吨,增收1875.46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