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眼下,猪价持续低迷,而玉米等饲料成本却在上升,生猪养殖业饱受煎熬。日前,商务部已会同财政部、发改委启动了国产冻猪肉收储工作。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根据上个月出台的《浙江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我省也很有可能在下周启动调控预案三级响应。各地将通过活体储备、冻肉储备等方式,将地方猪肉储备增加到预案要求的水平,以稳定生猪生产和流通。
根据省物价、农业、商务部门的监测调查数据,5月份我省生猪价格总体下跌,全省生猪出场均价为9.72元/公斤,比4月份下降了4.42%;玉米等饲料成本却在上升,玉米批发均价为1.76元/公斤,比4月份上涨了1.15%,导致每头猪成本比4月份上涨了1.31%。5月份,我省猪粮比价为5.52∶1。
分析认为,导致近期猪价进一步下滑,一方面是因为生猪存栏量增加,另一方面是天气转热,猪肉消费转入淡季,需求减少。省农业厅的调查数据显示,5月份我省生猪存栏1283.9万头,其中能繁母猪136.7万头,分别比一季度末增长6.2%和2.2%。此外,省外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成本较低的冷鲜肉加快进入我省大中城市市场,以及前期甲型H1N1流感的短暂影响,都让我省猪价雪上加霜。
据监测,自我省《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5月12日正式实施以来,我省猪粮比价已连续5周处于蓝色预警区域,并接近黄色预警区域,依次为5.73∶1、5.71∶1、5.75∶1、5.58∶1、5.61∶1。专家分析,随着肉猪出栏的继续增长,外省猪源调入以及高温天气的来临,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短期难以改变,猪价仍将在底部盘整,预计第六周(6月15日-20日)猪粮比价仍将处于蓝色预警区域。
根据预案实施细则,当猪粮比价连续6周处于6.5∶1-5.5∶1之间(蓝色区域)时,杭州、宁波、温州市及主销区市、县,猪肉储备要增加到不低于当地居民7天的消费量(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克,下同),其他市、县猪肉储备增加到不低于当地居民3天的消费量,并着手做好实施二级响应的前期准备。
为此,如截至到本周末,我省的猪粮比价仍处于6.5∶1-5.5∶1之间,我省将很有可能首次启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三级响应机制,相关市、县将着手落实相应猪肉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