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两个“!”拓宽乌牛早增收路

  本报记者 袁 卫
  乌牛早茶上市期间,如茶叶生长较快,来不及采摘加工制成扁型茶怎么办?没关系!茶农可以把叶片大的鲜叶卖给农业企业,制作针形茶。早茶采摘后,剩在枝头的老茶叶如果不能利用,是不是太可惜了?没关系!永嘉已成功研制出用本地乌牛早茶叶制成的清香型乌龙茶,并开始大量投产,可将茶叶“吃光用尽”。
  今年对永嘉县瓯北镇行禅村的村民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茶叶丰收年:该村2500多亩茶园普获丰收,每亩茶园除了3600元的扁形茶收入外,还增加了一笔针形茶收入。村民王林云告诉记者,今年早茶采摘期间遭遇连续高温,很多茶叶来不及按照“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的标准采摘就长大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们将茶芽采下,以每公斤160-240元的价格卖给永嘉县三五早农业开发公司制作针形茶,每亩增收了近1000元。该公司经过多次试验,开发成功的“玉针”系列针形茶滋味醇厚、外形美观,一投放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欢迎,今年生产的两吨针形茶已基本售罄。
  三五早公司董事长叶胜滔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针形茶的开发使乌牛早采摘期延长了20天左右,每亩可增收1000元左右;企业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针形茶的利润也非常可观。“永嘉有5.5万亩乌牛早园,若有一半茶园能够像行禅村的茶园那样既生产扁形茶又生产针形茶,全县茶农就能增收近3000万元。”
  多年来,永嘉县茶农在采摘完乌牛早茶叶后,将老茶枝砍掉,以备第二年长出嫩绿的新茶。这些老茶枝能否变废为宝呢?永嘉乌牛早名茶开发场总经理叶显崇出资引进乌龙茶制作工艺,经过4年时间,终于研制出了用本地乌牛早茶叶制成的清香型乌龙茶。该场首批生产的600多公斤乌龙茶现已销售一空。近日,名茶开发场与富阳一家茶叶公司签定了明年6吨乌龙茶的购销合同。
  据了解,用于加工乌龙茶的茶叶利用率很高,一年至少可采3次茶叶,茶农收入相当于一季绿茶的3-5倍。而且采摘制作乌龙茶没有旺淡季之分,不用花钱雇人采茶,茶农可以均匀地安排劳力。叶显崇说,如果把全县三分之一的茶园用作乌龙茶生产基地,永嘉县茶叶产值就可成倍增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