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浙江气象

今年我省入梅要推迟

  本报讯 (通讯员 雷媛 记者 葛勇进) 据省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省将于6月中旬中期前后入梅,与往年相比,时间偏晚。梅雨期将达半个多月,其间,有两三次暴雨或连续暴雨天气过程。
  据省气候中心预计,6月上旬前期全省有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中旬中期前后浙北和浙中西部地区入梅(常年6月14日入梅),梅雨量将达250~300毫米,接近常年(常年为284毫米)。6月份浙中、浙西南的降水量将达300毫米以上,浙北、浙中东部200毫米以下,全省其他地区200~300毫米。浙北地区和浙中浙南西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全省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偏少。
  6月份正值春夏之交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预计平均气温浙中西部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低,东部地区比常年略偏高或偏高,全省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其中,6月上旬浙西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低,全省其他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中、下旬浙北地区接近常年,全省其他地区比常年略偏高或偏高。
  去年是我省从2003年开始连续5年少梅后,出现的首个多梅年,6月7日入梅,7月4日出梅(常年7月8日),均比常年略偏早;梅雨期长达27天,与常年26天接近;梅雨量(杭州、嘉兴、嵊州、宁波、金华五站平均)达348.7毫米,比常年284毫米偏多23%。
  据统计,自1954年以来,浙中北梅雨量最多、梅期最长的年份是1954年,梅期达77天,梅雨量达848.6毫米;而梅雨量最少、梅期最短的年份是1958年,梅期仅为3天,梅雨量27.4毫米;2005年梅雨量只有43.8毫米,居历史最少的第二位。
  5月1日至7月15日为我省的梅汛期,是一年中暴雨或大暴雨最集中的时段,易产生洪涝灾害,尤其是浙西地区,受山区迎风坡的地形抬升作用,短时间强降水集中,极易引起洪涝或内涝,以及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专家提醒,梅汛期间,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防汛准备。
延伸阅读
6月历史气候概况
  6月份降水量是全年最多月份之一,浙北地区多年平均值为206毫米,浙中、浙南西部山区为322毫米,全省其他地区为242毫米。1951年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多3成以上的年份有1954、1955、1993、1994、1995、2008年,比常年偏少3成以上的年份有 1956、1958、1978、1979、1981、1985、2003、2004年。历史上月降水量最多值,杭州1999年611毫米、衢州1955年650毫米、温州2006年527.3毫米;历史上月降水量最少值,杭州2005年26毫米、衢州1958年74.8毫米、温州1958年71.3毫米。6月份月平均气温常年平均值,除舟山为22.9℃外,其他地区在24-26℃之间。1951年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比常年偏高1℃以上的年份有1956、1961、1971、1980、1984、1990、1996、2002、2005、2007年,比常年偏低1℃以上的年份有1965、1969、1970、1982年。日极端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杭州、温州、衢州均出现在1951年6月21日,分别为39.7℃、36.8℃、39.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