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春茧收购全面铺开,春茧产量、质量普遍较好,春茧收购价高于商议价(850元/担)。
从5月26日开始,我省最大的蚕桑产区嘉兴市所属县市陆续开秤收购春茧,27日、28日达到收购高峰,蚕茧收购价每担在915元-940元之间,比上年秋茧有较大幅度回升,增幅超过70%。据现场调查,春茧收购价超过蚕农预期,蚕农普遍表示能接受。据了解,我省另一主产区湖州市在5月30日开始大面积开秤收购春茧,茧价在980元/担左右。蚕桑新区淳安已于5月25日开秤收购春蚕。该县承诺:茧价不会低于1000元/担。
据各地反映,今年春蚕生产期间,桑叶充沛有余,蚕儿饱食,蚕体发育强健。在上蔟结茧关键时段,气候总体较为适宜,预计蚕茧质量普遍较好。据海宁市对春茧前期试样调查,今年春茧解舒率在65%左右,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较上年有明显提高;春蚕张产46公斤左右,与去年相近;春茧毛折预计在160公斤左右,同比下降13.5公斤。
受丝绸出口下降、茧丝价格下滑等因素影响,今年全省春蚕饲养量下降近三成。今年初,我省农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了促进全省蚕桑产业品质提升实施方案,通过提升基地建设水平、蚕业产业化水平、蚕茧品质水平、技术创新与服务水平、产业功能拓展水平等五个方面,推进产业品质提升。据了解,目前,海宁、桐乡等地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因地制宜开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来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农收益。
(潘美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