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王丽英)日前,省农业厅组织开展了今年第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共抽检蔬菜、食用菌、畜禽样品1635批次,合格1606批次,平均合格率达98.4%,比2008年全年平均合格率提高0.3个百分点。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近年来,我省以提高生产者素质为基础,实施农技推广项目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广泛开展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技术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普遍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全面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性诱剂、植物源、生物农药等防治技术和嫁接、轮作等栽培技术,努力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全省52个县(市、区)的蔬菜产业提升项目从方案制定到组织实施,始终突出“提升产业品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线,推动了基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我省各级农业执法部门今年以来已出动执法人员13671人次,检查企业13759家,严查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严查生产、销售违禁农业投入品和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对不达标的农资经营网点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省级抽检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覆盖率达50%以上,对检测中查出问题的生产者、经营者及产品依法予以处理,并追溯问题的源头。
本次抽检中发现的29批次不合格农产品,少量蔬菜检出禁用农药,食用菌检出荧光增白物质,畜产品检出莱克多巴胺等禁用药物。省农业厅相关部门要求,依法查处不合格产品,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加大违禁投入品整治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