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动物卫生

今年春防有四大亮点

  通讯员 顾小根 本报记者 陈小平  省防治动物疫病指挥部日前对各地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情况进行了督查。从督查情况看,各地认真部署落实防控措施,积极探索长效防控机制,全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防控工作呈现出四大亮点:
亮点一:责任制进一步落实
  从这次检查的县(市、区)来看,各地以健全制度和加强监督为抓手,进一步推动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各项责任制的落实。绍兴市政府明确规定,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还建立了每季一次的联席会议制度;乐清市在全面监测规模猪场免疫抗体基础上,由该市纪委、监察局对免疫质量达不到要求的13个乡镇主要领导进行诫免谈话,强化了乡镇党委、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
亮点二:防控基础更牢固
  各地以改革体制机制和健全基层队伍为抓手,切实巩固基层防疫基础。目前,全省已有余杭、建德等22个县(市、区)从实际出发,实行了动物防疫政府购买服务政策,通过年度定额补助加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建立了一支与当地动物防疫工作相适应且相对稳定的村级防疫员队伍,由乡镇政府统一组建,直接管理或委托乡镇农技服务中心、乡镇畜牧兽医站(诊疗机构)管理,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协助培训、指导、考核、录用,从而有效保障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常年正常开展。
亮点三:病死畜禽处理更规范
  各地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运作方式为抓手,有序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范化。宁波市建成总投资1861万元、年处理能力5500吨的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厂;绍兴市结合原有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投入860万元建立了病害动物焚烧无害化处理场;杭州等地结合动物防疫规范化示范乡镇建设,在全部示范乡镇建立了动物尸体化尸窖,杭州市已建216个,绍兴市已建25个,杭州市还制定了动物尸体化尸窖无害化处理技术地方标准。
亮点四:防疫信息化管理更完善
  以规范传统养殖档案和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各地在推动动物防疫可追溯和信息化管理方面,也亮点纷呈。杭州市在主城区建立了外来动物及其产品调运备案、报验信息化管理系统,初步形成了电子报验备案、产销联防电子政务互通和产销两地出证查验“三位一体”的新型监管模式;嘉兴市建立了一套实时传输、动态查询、可追溯的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对调入动物及其产品备案报验、监督实施信息管理;台州市自主研发了“屠宰检疫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显著提升了检疫监督执法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实时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