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前一阵子,从地里收获的新鲜榨菜出现一时的卖难现象,目前已基本化解。一般种榨菜的成本价为0.3元/公斤,但今年我省海宁、桐乡、余姚等榨菜主产区的榨菜收购价在每公斤0.40-0.50元之间,尽管比去年有所下降,但是与历年相比仍属正常。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去年榨菜价格猛涨,有特殊原因。主要是我省榨菜原料短缺,企业纷纷高价抢购。我省榨菜企业除了收购当地原料,每年还要从四川、重庆等地调入部分榨菜才能满足加工需要。仅嘉兴市加工企业每年就要从四川调入三分之一的鲜榨菜。去年由于遭受冰雪灾害,榨菜收成差,加上重庆涪陵三峡库区蓄水,种植面积锐减,导致收购价高达0.66元/公斤,较上年0.4元陡增65%。很多蔬菜加工企业开始大量囤积榨菜加工产品。
那么今年新鲜榨菜缘何出现一时卖难呢?业内人士认为,去年10月开始,榨菜加工中使用的食盐提价,价格从780元/吨涨到888元/吨,榨菜加工企业将此成本消化在产品价格中,一时影响了销售,为此许多企业延迟了“开秤时间”。
但从榨菜最终的收购情况看,榨菜产业仍处于稳定发展阶段。种植榨菜已成为传统产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25年居全国各县(市、区)第一的余姚市,目前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鲜榨菜50万吨,有15万农民从事榨菜种植、加工等产业,小小榨菜每年为菜农带来近两亿元收入。省农业厅农作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我省榨菜种植面积约28万亩,亩产量能达3500公斤左右,总产量95万吨左右,还远远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生产需要。这位负责人认为,市场波动很正常。他提醒菜农要保证质量,还建议榨菜加工企业,要拓宽榨菜销售门路,提高加工能力。■相关链接
榨菜是我省传统特色蔬菜,种植面积大,加工企业多,生产量占全国的50%。目前,我省共有榨菜加工企业160多家,主要分布在桐乡、海宁、余姚三地。加工原料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榨菜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省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农民榨菜种植水平越来越高,亩产逐年提高。针对老产区萎缩、企业对原料需求刚性增长的现状,我省还在衢州、瑞安等地新建榨菜原料基地,并落实榨菜试验示范田50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