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绿剑”出鞘 “李鬼”受罚

  本报讯 (记者 俞廷尚 见习记者 陆颖)4月20日,省农业厅抽调30余名农业执法骨干,分7组对杭州市石桥路种子销售集散地进行了集中突击检查。接下来,这7个检查小组将在全省范围开展“绿剑”1号集中执法行动,暗访检查200家以上农资生产、经营企业。
  在石桥路139号的一家种子经营公司,执法人员查获种子包装袋3350个、封号机一台,经核查该公司并未取得种子包装许可。“没有获得上级部门许可,擅自分装种子属于违规行为,我们将对你的相关材料和机械进行查封。”执法人员对经营者王某说。王某表示:“我们马上改正。”
  看到执法人员来到店里,一家蔬菜种子公司经营者汤女士仍玩着手机。执法人员在检查后发现,该公司经营的多个种子存在问题。“你看,这是新疆裕农种业生产的早佳84-24西瓜种子,生产许可证已过期,这个种子不能销售;福州永容公司生产的糕华生菜种子,包装袋上标明产地为甘肃,而检疫证编号却是福建的,是不合格种子;还有你提供不了经营台账……”执法人员一番有理有据的话,让汤女士不知所措,连连以老板不在、自己不懂经营为借口推脱责任。“对于查到的违规行为,我们将在进一步核实情况后,按规定作出处罚。”省农业执法总队总队长赵作欢告诉记者,从当天的检查情况来看,石桥路上大部分的种子经销企业经营比较规范,但也存在少数未经许可分装种子、销售未经审定的种子、种子标签标识不规范等情况。他们将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经销商的经营行为,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为我省春耕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链接] 从4月份开始,我省各地全面开展“绿剑”1号集中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强农资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切实保障春耕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绿剑”1号集中执法行动结合当前农事,重点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在种子方面,以水稻、玉米、大豆、蔬菜等种子为重点,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超范围经营、无证生产经营、未按规定建立经营档案、包装标签品种介绍与审定公告表述不符等违法行为;在肥料方面,以复混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料、叶面肥及床土调酸剂为重点,严厉查处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任意夸大使用效果、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在食用农产品方面,以茶叶、食用菌等为重点,严厉查处违法使用禁限用农业投入品、违反国家安全间隔期规定使用农药、添加工业蜡等非食用物质、未按照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使用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根据省农业厅统一部署,各地农业执法部门将加强源头监控,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力量查处一批案值较大、影响面广、情节恶劣的大案要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