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良忠 佘新松
在东阳,你若是一位农机手,无论你从事农机运输,还是农事作业,你都会感到路畅、机欢、人爽,春风扑面而来……平安、有序、和谐的平安农机管理举措,如同撑开了一把“农机平安”保护伞,不但让广 大农机手心里踏实,安全有保障,而且让更多的农民尽享农机化发展成果。“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东阳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
一组数字折射出农机化发展成就:农机数量迅猛增长,东阳市共有农机总动力43.61万千瓦,拥有各种农机8.88万台,其中上路行驶的拖拉机有3353辆,耕作机械及种植机械5400台(其中插秧机30台),粮食收获机械3.94万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3300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2.18万台,其它农机1.89万台。近3年来,全市未发生过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农机事故,万台农机事故死亡率在1.0以下,农机事故、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连年下降。
东阳市自2003年就开展了“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截至去年底,全市创建了6个“平安农机”示范镇(街道),71个“平安农机”示范村,其中省级“平
安农机”示范村3个;“平安农机”示范户688户,建立基层安全片组156个。去年,该市还通过了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考核验收,成为首批全国“平安农机” 示范市,而我省获此殊荣的仅4个县(市、区)。
NO.1提升服务 突出教育 着力营造平安氛围
先进的理念是工作先导,更是创建平安农机的首要前提。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中,东阳市把宣传教育作为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的重要手段。农机部门提升服务水平,创新宣传形式,突出“珍爱生命,安全行驶”宣传教育主题,从源头抓起,着力营造人人懂安全、个个管安全的平安氛围。
拖拉机手是重点。拖拉机手的安全教育是“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的重中之重。该市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对拖拉机手经常性开展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组织考试,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同时,给每位拖拉机手写一封公开信,发一份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倡议书,送3本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在农机办证大厅滚动播放安全警示片,展出农机事故警示栏,全方位提高拖拉机手的安全意识。全市95%以上的拖拉机手受到了教育。
宣传形式多样化。为扩大宣传受众面,该市经常组织宣传教育巡逻车,深入田间、沙石场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张贴标语;农机主管部门加强与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对创建工作中的亮点、热点和先进经验,及时开展宣传报道,为“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去年,该市在71个平安农机示范镇(乡、街道)、村张贴宣传图1500余幅、标语2276条,悬挂横幅86幅,同时设立了71个宣传教育活动中心,向村民开放,让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创建“平安农机”活动中来。
安全教育进学校。为提高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东阳市农机部门让“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走进校园,在校园里设立农机安全教育专栏,开设农机安全教育课,悬挂安全教育横幅,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平安农机”示范镇(乡、街道)、村的群众和学生受教育面达85%以上。
NO.2警农携手 实时监管 提升“平安农机”水平
警农携手合作,为“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005年东阳市农业、公安部门携手合作,成立了农机警务室。公安干警进驻农机管理总站,组建了两个农机巡逻队,配置了两辆警车、电脑、摄录像等设备,对上路拖拉机实行动态管理,为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机巡逻队重点监管拖拉机和农用运输车,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山区道路实行现场跟踪监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巡逻队每周工作7天,实行每周工作报告制,及时了解情况,调整工作重点。此外,农机巡逻队还对外籍拖拉机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目前已建立了外籍拖拉机档案351份。
NO.3强化责任 专项整治 努力构建“平安农机”网
强化责任,层层落实,是创建“平安农机”的基础。在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的创建中,东阳市建立了农机安全生产三级责任体系,构建了一张“平安农机”网。
三级责任体系:一是市农机管理总站与农机警务室建立责任制,对农机安全生产实行年度目标管理;二是市农机管理部门与镇乡(街道)农机站签订责任书,对农机安全生产实行站长负责制;三是镇(乡、街道)农机管理服务站与平安农机示范村、安全片组、拖拉机手签订责任书。三级责任体系为全市构筑了一张农机安全生产网。
专项整治,排除隐患,确保了农机生产的安全运行。近几年来,该市每年开展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5次以上。1-2月份春运期间,该市的农机、交通、公安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开展联合执法,驻点守线,专项整治,确保春运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对外籍农用车辆与拖拉机由联络室实施综合管理,登记备案,车辆与驾驶员合并建档,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外挂车辆的“回归”工作;对脱检拖拉机,一边寄发书面通知书,一边由当地农机管理人员一对一上门宣传做工作,对拒不办理检验手续的,则收缴牌照并报停;对联合收割机、大中型耕作机等非上路农机建档核牌,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农机事故的发生。近年来,该市的农机事故万台死亡率一直控制在1.0以下。
NO.4政府重视 部门联动 助推新农村建设
实践证明,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相关镇(乡、街道)、村共同参与,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才能实现目标。
在创建活动中,该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分管副市长亲自挂帅,市府办、农业、公安、安监等部门共同参与,努力形成“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将平安农机创建这一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将行业行为拓展为社会行为,形成了合力,使得创建工作深入民心。
通过“平安农机”的创建活动,给广大农机作业人员带来了实惠,提高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驾驶人的检审率。据统计,近年来,当地农机手的作业效益增加了2个百分点,全市“平安农机”示范镇(乡)、村的农机和驾驶人的检审验率都达到90%以上。近3年来,全市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注册登记率、检验率及驾驶人的持证率都保持在90%以上。
令人欣喜的是,该市以“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为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中,该市把“平安农机”示范镇(乡、街道)、示范村和农户一个一个地建设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东阳市先后投资530万元,新修建了1600多公里乡村机耕路。
如今,东阳市6个“平安农机”示范镇(乡、街道)、71个“平安农机”示范村成了一个个文明点,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农机办证大厅农机技术员深入田间为农服务农机监理人员在执法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