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23岁的高剑富在自家门前晒太阳,电视机里正在播报一条科普消息:河北有一种美国七彩山鸡,最近比较热销,效益很高。当时正在一家厂里跑供销的高剑富心里一动,马上从河北“抓”来了28只七彩小山鸡,养了起来。到了9月份,这些山鸡都长成大山鸡了。
1990年3月,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28只七彩大山鸡生蛋了,山鸡的队伍扩大到了280只,他又建了4间养殖屋。1991年,山鸡的数量是六七百只。
七彩山鸡的养殖成功为高剑富带来了每年过万元的盈利。与此同时,高剑富渐渐对珍稀禽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这些禽类并不仅仅为他带来了利益,在养殖过程中他也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就这样,他有空就查阅关于珍稀禽类的书籍和资料,每天早晨,就起来辨别各种飞鸟的声音,注意它们生活的形态和觅食的样子。开始养殖时,每只飞鸟都是他亲自喂食,有时候,他为了给鸟儿吃新鲜的鱼,还到湖里去抓野鱼。
1992年,他和媒体合作开办七彩山鸡养殖培训班;和杭州动物园合作,从养殖食用禽类转为养殖观赏鸟类,引进了二三十个珍稀品种的鸟类。每天清晨,他可以在自己15亩大的庄园里听到数十种鸟儿的叫声,这是他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天鹅、大雁、孔雀、鸳鸯、锦鸡,都是他庄园里的“主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喜欢鸟类,他以自己名下萧山珍禽养殖公司的名义与湘管委签订协议,在少儿公园建设了“鸟语林”,投放珍稀鸟类供大家观赏。
现在,走进少儿公园,有珍稀鸟类70余种,共3000多只,标本300余种。每一种鸟类的旁边,高剑富都细心打上了鸟类的名字并标注拼音,他说:“有一些鸟的名字很绕口,这样做可以让爱鸟的人更加方便一些,让更多的鸟儿被大家认识和熟悉。” (钱芳 范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