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
国
栋
茶叶要论片卖,这在10多年前去舟山普陀时就听人说过,日前在普陀佛茶文化节上再次听到同样的话,颇耐人寻味。
近几年浙江的三月,与茶梢冒新芽同样欣喜的,是各地的茶事活动此起彼伏、高招迭出,有的以历史见长,有的以环境衬托,有的以品牌胜出。办茶节,地方扬名,经济活跃,茶农增收,皆大欢喜。虽说都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但走的是差异化发展之路,目的都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普陀之有茶,据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且又傍四大佛教圣地之仙气,冠普陀佛茶之名。有道是仙既可以散花,佛亦可以名茶,但沾了仙气和佛光的普陀佛茶,在近20年全省名优茶争奇斗艳的崛起中,并没有一举成名,更没有“佛光普照”。于是,有说弹丸之地的海岛农业难有规模,有说区区数千亩茶园却有多个品牌之争,等等。殊不知,风靡全球的立顿茶,在原产地英国有几多茶园?
普陀佛茶要论片卖,其实说的就是要从当地茶园规模小、佛教特色明显的实际出发,把茶味、佛味、韵味结合起来,突出礼佛与敬客的特色,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做足观光客买佛茶的文章。10多年过去了,佛茶文化节也办了好几届,却未见当初茶叶论片卖的行动,听到的仍是要扩大茶园规模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话。
随着农业功能的不断拓展,各地的农节活动会越来越多,但愿茶叶要论片卖的空话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