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乌牛早”,真当早

  本报记者 金 茹
开栏的话
  茶业是我省农业的一大主导产业。为促进茶业转型升级、增效增收,本报从本期起特辟“追闻茶香”专栏。专栏将以“整合茶叶品牌,打造浙江名牌”为宗旨,以第二届浙江名茶评选活动为载体,着力报道品牌名茶是如何培育打造的,茶产业如何转型升级,茶叶功能如何拓展,茶文化如何丰富等等,为各地名茶产业助威,为打造浙江名茶品牌造势。
  喝茶讲究个“早”字,永嘉“乌牛早”当属早中之早。2月28日,离“西湖龙井”上市还有一个月,我省首个茶事活动——中国早茶(乌牛早)发展论坛在杭州开幕,永嘉人就开始吆喝起“乌牛早”来。
  “乌牛早”采摘期在每年的2月15日至4月5日,所有茶叶都是明前茶。“乌牛早”新茶刚上市时的价格为每公斤2500-3000元之间,今年成品新茶卖到了每公斤2800元。
  “白鹿扬名,乌牛春早,胜却碧螺无数……”在品牌林立的浙江茶界,“乌牛早”异军突起并非偶然。好山好水出好茶,除了早,永嘉的秀丽山水将“乌牛早”孕育得鲜香甘醇。“乌牛早”的加工技术与“西湖龙井”工艺相似,春茶一芽两叶。它约含氨基酸4.2%、茶多酚17.6%,儿茶素总量10.4%、均高于其他绿茶。泡茶后,叶色嫩绿明亮,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香爽口。
  近几年,永嘉县委、县政府根据“三带二极一目标”和打造楠溪江绿色产业园的发展战略,确定“乌牛早”为沿山特色资源开发带的拳头产品,大力推广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加强茶农培训指导,逐步推进基地示范化、生产专业化、产品优质化、销售市场化,实现了“乌牛早”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目前,该县有茶叶种植面积5.3万亩,产值近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8.04%,居全省首位。“乌牛早”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早茶品种。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发布了“乌牛早”省级地方标准。永嘉把乌牛早名茶开发公司等8家企业整合为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成立了6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县通过有机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的茶园达5000亩,已有茶叶研究所4家、茶叶加工厂30多个、省示范茶厂3个,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茶叶营销窗口3000多个、“乌牛早”专买店30多家,约8000户、3万人常年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
■追闻茶香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