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 韩佳楠)今年我省要以清淤保洁为突破口,落实河道长效保洁2.5万公里,并治理河道5000公里,还浙江江河一个“清白”。这是笔者日前从省水利厅了解到的。
由于疏于管理、淤泥堆积,近几年,我省农村的一些河道成了天然垃圾场,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妨碍行洪排涝。有的地方干脆将那些污染严重的池塘溪沟填埋掉,导致水域减少,承载雨水能力变弱,持续降雨后便容易引发洪灾。
今年,省水利厅河道管理总站将主动出击,重点加大以奖代补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河道保洁覆盖率,尤其是扩大农村河道水面保洁覆盖率。要完善适合全省水面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全省河道水面保洁健康发展;加大“生态治河”的技术研究,继续开展河流健康诊断技术研究,开展生态堤岸及沿海河流建设的植物措施应用等研究,为河道整治进一步提供技术支撑;争取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精品河道治理工程。今年我省还将出台《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补偿费征收和管理办法》,要像管理土地一样管理水域审批,加大监管力度;并将依托卫星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对水域进行动态监测,拟在经济发达的平原河网地区进行试点,而后在全省推开,使水域信息化管理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