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春耕备耕特刊·典型经验

温岭:粮食生产

亮点纷呈

  近年来,温岭的西瓜、果蔗等产业闻名遐迩,殊不知温岭的粮食生产也同样亮点纷呈。在政策扶持和科技应用的双重推动下,种粮已成为当地农民的增收项目。去年,温岭市通过加大投入、推广应用科技、培育服务组织等措施,全县粮食生产取得了面积、总产、单产上“三超”的佳绩,获得了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的荣誉。
增加投入 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激活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温岭在落实好中央和省里种粮政策的同时,加大地方扶持政策的配套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对早稻普惠制、种稂大户直接补贴等政策进行1:1配套。去年,温岭市本级财政用于粮食生产的资金达80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了29%,其中用于早稻普惠制、种稂大户直接补贴等资金达到332万元,比上年增加81万元。与此同时,各乡(镇、街道)也都纷纷出台了相应种粮扶助政策,如泽国、温峤等镇对早稻种植户,每亩补助300元。
  随着种粮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户种粮积极性高涨,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同时,温岭市通过推动土地流转,使土地集中向粮食专业合作社和种粮能手集聚,使种粮大户不断增加,促进了粮食生产逐步走向规模化。去年全市大户有1589户,种植水稻92471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15户和15173亩,平均每个大户种植58.2亩。其中最大的新河镇东长大村颜保林承包土地1619亩,种植水稻2671亩,种粮大户的种植面积已占到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32%左右。
夯实基础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近年来,温岭市从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入手,为全市粮食实现丰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去年,全市共培训技术骨干2018人次,培训农民5034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5万份,发放施肥建议卡7万多份,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39个,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的观念和技术。
  同时,温岭市还对29.27万亩标准农田进行地力调查和分等定级,通过田间取样与调查、分析测试、分等定级和上图等环节,完成了地力调查与分等定级工作。同时,针对各类田提出针对粮食生产的施肥原则、施肥建议以及相应的分年度、分区域质量提升和培肥方案,建立了长期定位与动态相结合的地力监测体系,确保全市保持30万吨粮食生产能力。
应用科技 促进粮食高产
  去年,城南镇彭下村农民罗未聪在承包的田里种下了“甬优6号”单季晚稻品种,让他没想到的是,经验收,亩产达784公斤,创造了温岭单季晚稻单产的最高记录。去年,温岭市把提高单产作为高产创建活动的主攻方向,在全市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和高产创建活动。市政府专门安排了30万元经费,对竞赛评选出的优质高产示范方、示范户和高产创建户进行奖励。高产创建活动激发了农户的种粮热情,达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效果。
  为提高种粮农户的种植技术,温岭市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去年,全市共举办3期市级培训会,培训大户3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00多份。同时该市结合责任农技员制度,对930户示范户建立档案和日常联系制度,确保技术服务到位。据初步统计,去年全市推广单季晚稻“五改”技术14.5万亩,水稻强化栽培技术6.4万亩,比上年增加1.3万亩。
  为提高粮食单产,近年来温岭市加大超级稻推广种植力度,面积逐年扩大。全市紧紧抓住国家级、省、市级重大农业项目实施的契机,深入推进以超级稻示范推广为主导的水稻生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超级稻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普及,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2008年该市示范、推广超级稻主推品种10.26万亩,占全市全年水稻种植面积的35.4%,占全市单季稻面积种植面积的67.5%。
强化服务 壮大专业合作社实力
  近年来,温岭市积极培育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目前,该市已建立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12家,种植水稻面积2.6万亩。
  为提高种粮效益,近年来合作社在做好自身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为周边种粮农户提供水稻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防、代收等服务。去年,该市新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4家,完成农机作业服务面积11.58万亩,占全市播种面积的26.6%,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3.85%,比上一年提高了1.7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粮食生产合作社在运作的过程种,积极创新服务机制,拓展“统防统治”植保服务模式。合作社在巩固和规范原有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经统计,去年全市开展统防统治等统一服务面积4.5万亩,向周边扩展服务的面积占总面积的27.6%。
四措并举 力争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2009年,温岭市将围绕粮食生产播种面积43.6万亩、总产量16.3万吨的总体目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以制止耕地抛荒和加大流转为重点,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各级政府将大力引导、鼓励和扶持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一季、多季或多年承包口粮户农田,积极做好流转过程中的牵线搭桥、程序规范、协议签订等一系列服务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耕地季节性抛荒,努力扩种粮食作物。
  二、以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为切入点,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该市已制定并出台种粮配套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扩大种粮面积。今年温岭市在对种粮大户实行直接补贴的基础上,对种植早稻面积20亩以上(含20亩)的农户,财政另给予每亩30元的补贴,尽最大努力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争取早稻面积比上年有所增长。
  三、以水稻高产创建为载体,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和种粮效益。2009年温岭市将继续以高产创建活动为舞台,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与竞赛活动,提高单产。该市将在全市确定二个示范片,建立三个市示范方,各粮食主产镇都建立一个以上的示范方,确定450户高产示范户,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与竞赛活动。同时,进一步完善举办示范方和责任农技员制度、粮食生产考核挂钩的推广机制,基本实现在粮食生产上从专家组→技术员→示范户→普通农民的推广模式,积极开展各项技术的集成研究,方便农民掌握并应用。
  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积极培育新型粮食生产主体。今年温岭将继续在粮食生产政策、服务、科技等机制创新上求深化、求提升,进一步发展种粮大户队伍,培养一批“有学历、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现代职业农民。同时,继续培育、规范粮食专业合作组织,积极组建以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以农机和植保服务为龙头的粮食生产服务合作社,进一步鼓励扶持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和服务组织扩大社会化服务范围,在服务机制创新上有新突破、有新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