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促齐苗匀苗
经催芽的稻种,播后需经一段高温高湿立苗期,才能保证出苗整齐。连作晚稻播种时,正值高温季节,保证出苗整齐的关键是增湿保湿,同时,应预防立苗前雨水对种子和床土的冲刷,确保播后出齐苗出匀苗。
早稻、单季晚稻播种期间气温相对较低,确保安全齐苗的重点是增温保湿。增温保湿方法有封膜盖草立苗和拱棚立苗二种,具体应根据育秧方式和茬口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秧田要开好平水缺,避免降雨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
(1)封膜盖草立苗 封膜盖草立苗可用于单季稻育秧。封膜前沿秧板每隔50-60厘米放一根细竹竿(细木条、芦苇秆)或铺一层稻草(麦秸秆),以防农膜与床土粘贴在一起,再平盖农膜,四周压边,农膜上铺盖一层稻草或麦秸秆。立苗期要注意两点:一是把握盖草厚度,厚度以看不见农膜为宜,薄厚均匀,避免晴天中午高温烧苗。二是雨后及时清除盖膜上的积水,以免造成膜面积水,加之覆盖的稻草淋湿加重,局部受压“贴膏药”,造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
盖膜时间不宜过长,揭膜时间因当时气温而定。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不完全叶至第1叶抽出时(播后3-5天)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烈日高温容易灼伤幼苗。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若遇寒流低温,宜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2)拱棚立苗 拱棚立苗适于气温较低时的早春茬育秧和倒春寒多发地区。此立苗法在幼芽顶出土面后,晴天中午棚内地表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以防高温灼伤幼苗。播种到出苗期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以保温保湿为主。只有当膜内温度超过35℃时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随后及时封盖。此间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时应灌“跑马水”保湿。
秧苗现青后,视气温情况确定拆棚时间。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拆棚,否则可采用日揭夜盖法进行管理,并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
2、科学管水
(1)湿润管理 间歇灌溉,以湿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护苗的目的,移栽前视天气情况进行控水练苗。
对于封膜盖草立苗或拱棚立苗,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若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早春茬秧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要灌拦腰水护苗,回暖后待气温稳定再换水保苗,防止低温伤根和温差变化过大而造成烂秧和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
(2)控水管理 与常规肥床旱育秧管水技术基本相似。对于封膜盖草立苗或拱棚立苗,揭膜时灌一次足水(平沟水),洇透床土后排放(也可采用喷洒补水)。同时清理秧沟,保持水系畅通,确保雨天秧田无积水,防止旱秧淹水,失去旱育优势。此后若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人工喷洒水一次,使土壤湿润即可。不卷叶不补水。补水的水质要清洁,否则易造成死苗。
3、用好“断奶肥”
断奶肥视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因地制宜使用。一般在一叶一心期(播后7-8天)施用。每盘用尿素2克按1:100兑水拌匀后,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均匀喷施,施肥后用清水喷施,清洗叶面。
4、施好“送嫁肥”
送嫁肥也叫“起身肥”,指秧苗即将移栽前2-4天的追肥。起身肥的施用根据苗情、季节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为每盘2克尿素按1∶100兑水拌匀后,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均匀喷施,施肥后用清水喷施,清洗叶面。
起身肥要施得适时,过迟秧苗来不及吸收,过早则氮素已进入嫩叶,新根已伸长,反而容易造成移栽时断根败苗。起身肥的施用时间应掌握使秧苗吸收氮素进入体内后,叶色转绿而不过浓为原则。一般早稻移栽时气温较低,可在移栽前4-5天施用;连作晚稻在高温条件下移栽,起身肥宜在移栽前2-3天施用为好。为了使不同期栽插的秧苗都适时施起身肥,必须按插秧进度计划,分秧板分次施用。
5、防病治虫除草
秧苗病虫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立枯病、螟虫等。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务必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预防病虫害的同时,要及时清除苗期的零星杂草,防止苗期杂草进入大田。
6、辅助措施
在提高播种质量,抓好秧田前中期肥水管理的同时,二叶期根据天气和秧苗长势可配合施用助壮剂。若气温较高,雨水偏多,苗量生长较快,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克,按200-300PPM(150-100公斤水)兑水喷雾,切忌用量过大,喷雾不匀。如果床土培肥时已使用过“旱秧壮秧剂”或已采用稀效唑浸种的不必使用,以延缓植株生长速度,同时促进横向生长,增加秧苗的干物质含量。
7、苗期倒春寒的应对措施
早稻育秧期间,倒春寒天气时有发生。机插育秧一般采用控水育秧,该育秧方式本身比常规育秧方式更耐春寒。但若遭遇降温寒流,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培育合格健秧壮苗。
⑴深水护苗,以水调温,以水调气。遇低温寒潮,灌深水至秧叉处护苗,注意不要淹没秧心。寒潮过后若天气突然放晴,切勿立即退水晒田,以免造成青枯烂秧死苗。倒春寒的主要危险就在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骤然回升,造成秧苗生理脱水,深水层可以缓解苗床温度剧烈变化。
⑵及时泼浇敌克松。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每亩秧田可用100-150克敌克松兑成1000倍液泼浇,防止烂秧死苗。长时间阴雨低温过后应及时喷施壮秧宝防治立枯病发生。
⑶拱棚防冻。如遇降温幅度大时间长,有条件的可结合前两条措施,搭建拱棚保温防冻。⑷忌过早追肥。低温过后,秧苗抗逆能力较差,若过早施用化肥,对生长微弱的秧苗来说等于雪上加霜,加速了烂秧死苗。因此,应在低温过后3-4天再开展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