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房前屋后的猪舍不见了,群众进出村庄再也不用皱眉捂鼻子了,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岐下洋村党支部书记干君夫觉得脸上特有光。“原先我们村一年到头臭气熏天,蚊蝇乱飞,现在养猪场迁出去了,大家终于‘扬眉吐气’啦!”
岐下洋村的显著变化得益于该区的畜牧业环境整治,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这一工程,至去年年底已基本完成。
畜牧业在鄞州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整治前,该区共有规模养殖场(户)1200多家,畜禽饲养总数280多万头(只),但规模养殖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005年11月,鄞州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发出了畜牧业环境整治动员令。三年来,该区共投入资金8300多万元,禁养区范围内共关闭迁移畜禽养殖场929家,非禁养区共有355家畜禽养殖场完成治污改造,切实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据测算,2008年与2005年相比,该区畜禽粪便利用率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达到91.6%,畜禽养殖COD排放总量下降了73%。在环境改善的同时,畜牧产业本身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去年,该区出栏生猪30.3万头,实现产值4.9亿元,经济效益首次突破1亿元。“这是鄞州区养猪业发展史上最好的一年。”该区畜牧兽医站副站长孙时军说。 (俞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