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省农业厅农作局等单位承担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浙八味良种选育及规范化基地建设与示范”,不久前通过省科技厅验收。
据悉,该项目取得了三大主要成果:育成“小洋菊”、“早小洋菊”、“金菊1号”、“浙胡1号”、“浙芍1号”5个新品种,良种应用率达87.4%,新品种平均增产率13.5%;建立了白术种质指纹图谱分析体系,并对10个白术种质类型进行了评价;创新了用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白芍有效成分的方法。
近年来,通过项目的实施,我省农业部门研究并集成了杭白芍、元胡、白术、杭白菊等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制订实施了《无公害中药材杭白芍》等3个浙江省地方标准,推广实施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杭白菊》和省地方标准《无公害中药材元胡》、《无公害中药材白术》,编制发放了无公害栽培模式图,有效提高了药材品质和产量。
在“浙八味良种选育及规范化基地建设与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我省还探索出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中药材产业化模式。全省共培育中药材生产合作社、协会23个,注册商标20个,其中原产地标记1个和证明商标 3个,省著名商标 2个。2005-2008年累计建立核心示范区1.1万亩,辐射应用19.41万亩,示范区亩增收795.9元,辐射区亩增收391.4元。 (何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