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林业

教授妙手“点木成金”

  在长兴泗安镇,一提起浙大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史锋,几乎 家 喻 户晓。因为他曾是长兴挂职的科技副局长,当地农民称其为“ 魔 术 教授”。
  一株普通石楠,引进价格1万多元,嫁接红叶石楠,经过三五年的培育、整形后,市场价格至少10万元;一个被废弃的青梅老桩,嫁接红梅,经过5至7年的栽培、修剪,可增值50至 60倍……
  史锋领衔的浙大生命科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在这里创造的神话,让当地农民惊羡。史锋与他的研究生一起,像耍魔术似的,对11棵老油茶树进行嫁接,把珍贵的云南山茶花成功嫁接到油茶树上,成为形态各异、花色各异的高档新树种。“当时,农民们并未将这些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当作宝,而是用来当柴烧。我们委托他们到山上把这些油茶树挖过来,每棵树花20元收购。”史锋事后说。
  “我们特意把这些树送到杭州等地举办的展销会上去展示,结果每棵树市场售价最低3500元,高的达8000多元,而且十分抢手。”史锋说,展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销售,是要让农民兄弟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便于向他们推广。此后,基地每年最少有3到5项科研成果孵化并在当地实现转化,辐射长兴县7万亩苗木基地。如今,苗木已成为当地的农业主导产业,助农致富的“摇钱树”。
(路 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