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建设防护林 各地有高招

  本报讯 (记者 曹丽娟)据省林业厅提供的信息,今年全省要完成96万亩重点防护林建设任务,由此可为苗农增收1.33亿元,拉动内需5.3亿元。为此,各级林业部门纷纷使出高招,争分夺秒抢进度。据统计,截至3月2日,全省已完成重点防护林建设任务73.95万亩,占建设任务的76.9%,其中:完成人工造林15.76万亩,占人工造林任务的66.2%。
  今年,新昌县的造林任务为2.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000亩,封山育林2万亩。该县灵活运作上级补助资金,分树种、分形式、有侧重地确定补助标准,其中,毛竹和油茶每亩补助500元,其它树种造林每亩补助250元;封育改造每亩补助20-50元。同时,通过建立项目责任制、工程监理制、种苗标签制、封育合同制、技术人员联系制,以确保造林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该县还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把发展特色产业与建设防护林有机结合起来,吸引民间资本,营造高标准重点防护林。如该县的康益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享受重点防护林每亩补助250元的基础上,自筹资金580万元,营造高标准香榧基地580亩。九鼎农业发展公司则投资22万元,以每亩2200元的价格开展承包造林。
  由于政策到位、措施扎实,群众造林积极性高涨。至今,全县已完成人工造林任务 2000亩,全面完成封山育林2万亩,带动内需近500万元。
  在春季绿化造林中,洞头县把建设“梅花坞”景点作为一大亮点,努力探索将林业生态景观转化为旅游资源的新路子。梅花喜光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具有一定耐旱能力,寿命长。洞头县年降雨量在1250毫米左右,适应梅花的生长。据悉,即将启动建设的梅花坞,位于该县东屏镇风景旅游点附近。届时,500株花色鲜艳的成年红梅,将被集中栽植于此。
  据洞头县林技人员介绍,引进梅花品种,开展景观点建设,旨在唤起人们时刻铭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自强不息精神。
  在建设重点防护林过程中,仙居县则从抓工程招投标和造林种苗落实入手,确保造林进度和质量。起初,该县专门组织人员赴瑞安等地考察学习,成立评审专家组,严格规范工程招投标制。根据作业设计,该县对种苗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在摸清自有苗木生产规模的前提下,及时向临海、省林科院调运容器苗30多万株,向建德、海宁等地引进花楠等珍贵树种5万株。目前,该县已完成人工造林1.03万亩,其中,完成重点防护林建设5900亩,已完成省下达指标6500亩的90.8%;落实无林地、疏林地封育3500亩,有林地封育2.1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2.35万亩指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