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陈卫梁)“辛辛苦苦种棉花,成本收益落差大……”这是去年我省棉农的真实写照。我省不少棉农至今还储存着去年的籽棉没有出售。再过半个月,棉花种子又要开始播了,今年棉农还种不种棉花,种棉收益究竟如何呢?棉花专家认为,今年种棉有赚头。
省农业厅农作局高级农艺师金昌林介绍,我省常年植棉28万亩,产量2.5万吨左右。去年由于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加上籽棉收购价降到近年来最低点:每公斤收购价仅为5元/公斤以下,棉农植棉积极性严重受挫。预计今年我省棉花种植面积减少15%左右。
金昌林认为,造成棉价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纺织产品出口量大幅下降,不少纺织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对原材料需求量下降。据分析,今年棉花行情不确定因素较多,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举措对提高棉农收益肯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棉花的良种补贴力度,稳定国内籽棉收购价格,加强对棉花进口的管理。
近日,国家公布了第三批150万吨的棉花收储计划,三批收储量合计占2008年全国棉花产量的35%以上。一些市场人士表示,第三批收储计划可将收储的利好政策最直接、最大限度地惠及棉农,可有效地稳定国内籽棉收购价。
此外,在近日公布的《中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国家将会在纺织行业推出一系列救市措施和支持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包括提高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六项措施”的发布、增加财政扶持规模、清理和取消不合理收费、暂停轻纺加工贸易台账保证金“实转”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等。这些政策对树立市场信心、帮助纺织企业渡过难关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金昌林建议,面对目前棉花的低迷市场行情,我省宜棉高产区切不可盲目调减改种,棉农要从节本增效等方面入手,大力推广良种,开展棉田间作(套)种,提高种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