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经新闻

吃菜的嫌贵 卖菜的怨天

都是连日阴雨惹的祸

  本报讯 (见习记者 程益新)“涨价了,涨价了,什么菜都涨价了。”近日,在农贸市场一问蔬菜价格,杭城“马大嫂”们就直摇头。据了解,受连日阴雨影响,蔬菜零售价略有涨幅,常见蔬菜如大白菜、青菜、韭菜等每公斤均上涨0.2-1元,涨幅最大的,春笋从14元/公斤涨到17元/公斤,长瓜从3.5元/公斤涨到5.2元/公斤。猪肉、牛肉、羊肉价格则基本保持平稳。
  在浙江良渚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菜商姜德宝告诉记者,近段时间生意不是很好,新鲜蔬菜几乎无人问津。“天天下雨,人都不出来了。”
  姜德宝告诉记者,本地叶菜如大白菜、青菜等,价格很低,几乎赚不到钱,春笋由于挖的人少根本进不到货,而外地蔬菜如四季豆、茄子等,价格又太高,卖到8元/公斤根本没人要。原来他生意好时,每天有几千元利润,这些天,每天有500元就不错了。姜德宝说,尽管菜价涨得很快,但他们也没赚到什么钱,有时因为损耗严重还要亏钱。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盼天早点晴起来,生意能快点好起来。
  浙江良渚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菜价上涨是正常的,现在气温低,加上10多天连阴雨天气,导致蔬菜生长速度减慢;加上大量本地菜已下市,新菜还没上市,菜价自然会上涨; 由于雨天出门不便,部分菜农将蔬菜交给“二道贩子”转运到市场,多了道程序,价格也有了些许上扬。
  业内人士分析,和肉类产品相比,蔬菜运输成本相对更高,零售价更容易受到天气因素影响。近期连续阴雨,气温降低,虽然未阻碍交通,但对蔬菜运输造成不便。因此,蔬菜价格小涨,也在意料之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