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程益新)因受上年茧价影响,目前各地蚕种订购并不理想,截至目前,全省共订购蚕种75万张,同比减少15万张。但专家认为,今年茧价上升预期非常大,蚕农切莫错过订种的好时机。
据了解,去年受国际丝价下跌和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省中秋茧价格跌到474元/50公斤,比春茧足足跌了350元/50公斤,极大地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为此,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一系列增加蚕农收入的政策。
从今年2月1日开始,国家为振兴纺织行业、鼓励企业出口,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从14%提高到15%;从今年开始,湖州除对50亩以上成片现代桑园,继续给予每亩200元的良种桑苗补贴外,还在全省率先增加对饲养3张以上蚕种的蚕农给予购种补贴;在建德,蚕桑专业合作社更是忙着与蚕农签订蚕茧购销合同。
据省农业厅蚕桑首席专家吴海平介绍,从去年12月初开始,国内生丝价格已有较大回升,从最低时的不到14万元/吨升至目前的16.5万元/吨,远期合约甚至达到17万元/吨;干茧价也从最低不到4万元/吨增至5.24万元/吨;由于去年茧价低,全国蚕茧产量减幅较大,预计今年春蚕的饲养量和茧产量大幅减少,产大于销的情况有所缓解。种种迹象表明,今年茧价回升的预期将增大。
吴海平说,蚕农生产积极性下降很容易造成桑园失管。建议各地要抓住桑苗价低的有利时机,引导蚕农加强桑园培管和老桑园更新改造,力争桑树有好的长势;同时要利用好现有的桑园,积极增养春蚕;还要密切关注茧丝行情变化,不要一有风吹草动就毁桑弃蚕。
新闻链接:(1)商务部规定,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全部取消蚕茧和部分蚕丝产品的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企业报关出口不再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这对出口商和蚕农来说都是一大利好。(2)2月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布《关于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的通知》,其中对丝绸行业的丝线、绢丝、坯绸、印染绸、织物、服装等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4%提高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