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科技新品卖火了,国内市场做红了,产业规模做大了

遂昌竹炭“跨栏”成功

  本报记者 俞廷尚
  产品形式单一、外贸依存度高、各自为战的产销方式曾经是制约遂昌竹炭产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如今,遂昌已开发出竹炭空调、炭皮坐垫等200多种竹炭新产品,竹炭产业像刘翔跨栏一样,快速而稳健地越过了一个又一个障碍。
开发新产品 拓展新空间
“近年来,公司高科技竹炭产品的开发,不仅丰富了产品形式,而且延长了产业链,产品也更具竞争力了。”遂昌徐福炭业有限公司老总徐贤庚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该公司先后投入50多万元科研经费,用于开发水质净化产品。他们开发的蜂窝炭帘处理污水系列产品,应用范围广,市场优势明显。据徐贤庚介绍,他们下一步将以几项新研发的产品为主力,抢占污水处理市场和水冷空调市场,争取今年把企业产值做到1000万元以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遂昌竹炭企业向徐福炭业一样,通过科技创新进军节能、环保、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开发出美肤产品、工艺品、婴儿用品等竹炭新品,大大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
出口转内销 开拓新市场
  三年前,遂昌70%的竹炭产品依赖国外市场。“当人民币升值和竹炭产品出口退税被取消后,出口利润就非常稀薄了,这样我们不得不改走内销路线。”遂昌文照竹炭公司总经理陈文照说。
  为做大国内市场,遂昌竹炭的营销模式也随之转变。如今,遂昌竹炭的专卖店遍布国内各大城市,数量达到3000多家。陈文照还率先出资兴建了中国竹炭博物馆,在开馆头1个月,旅游人数就超过1万人次。竹炭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相结合,让陈文照实实在在地领略了内销市场的无限潜力。
  针对内销市场需求,遂昌竹炭企业开发出了多种竹炭新产品。遂昌玄乐炭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利用新研发的炭皮新型材料,生产各种款式的汽车坐垫,并顺利打开国内市场。“这套黑色坐垫市场零售价在3000元以上,2007年台州路桥一个销售点就卖出了100多套。”该公司总经理管宁章告诉记者,现在上海、广东等地的商家在网站上看到他们的产品后,纷纷要求合作,销售形势看好。
集聚拓产业 抱团谋发展
“以前大部分企业是各自为战、同类产品压价竞争、产业始终做不大。”遂昌县林业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如今,遂昌竹炭企业似乎达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默契:产品错开生产,市场抱团拓展。
  就如徐福炭业进军环保领域、玄乐公司生产炭皮坐垫一样,如今,越来越多的遂昌竹炭企业避开同质化竞争,实现错位生产,使竹炭产业链不断延伸,一个产业集群正在形成。在遂昌竹炭工业园区,已有12家竹炭企业入园,加上与园区比邻而居的文照竹炭,遂昌最有实力的竹炭企业几乎都集中在这一带。该县林业局竹产业办公室主任翁益明说:“我们希望通过工业园区完成遂昌竹炭企业的聚集,从而带来集聚效应与规模效应。抱团发展才能最终做大整个产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