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现代装备让菜农增产增收

  见习记者 俞 清
  眼下正是大棚茄子旺销季节,长兴县雉城镇彭城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蒋雪林的手机响个不停。“原本今年2月份上市的茄子,去年12月份就上市了,现在每天打电话来订茄子的客户少说也有十几个。”蒋雪林说,茄子提早上市靠的是合作社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改造了大棚。
  蒋雪林告诉记者,合作社蔬菜大棚面积为1600多亩,其中1000多亩是毛竹与钢管混合大棚,另一部分是毛竹大棚。去年年初的雪灾压坏了不少毛竹大棚,社里一直盘算着建设全钢构大棚,但每亩1.5万元的造价让社员们下不了决心。
  在一个全钢构大棚前,蒋雪林说:“这是目前我们合作社里连片面积最大的全钢构大棚,有80多亩。它就是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建造的。”这个大棚总造价要100多万元,有了财政补贴之后,社员们只出30多万元就把它建了起来。去年,社里将1600多亩大棚全部作了改进,将原来“三棚四膜”改为“一棚四膜”,将原来新旧膜混用改里外三层全新薄膜。这样一来,茄子播种时间可从11月提早到10月份,当季核心区的茄子在12月10日就上市了,比往年提早40多天,平均每公斤售价达3.4元。由于延长了生长期,每亩可多收茄子近300公斤,增收1000元左右。今年,社里还要新建100多亩全钢构大棚。
  彭城村50多岁的村民殷桂良种了6亩多茄子,“年纪大了,每到农忙时节就得为挑水挑肥这些体力活烦恼。”去年,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的扶持下,田间水泥道路筑到了他的大棚前,一根根水管通到茄苗根部。殷桂良粗粗一算,每季蔬菜一般要浇水施肥三五次,这样一来他可以省下很多力气,每亩至少能节省人工费用300多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