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农家豪迈过牛年

  本报记者 俞廷尚 袁 卫 见习记者 俞 清
  备农资、扩种粮、建大棚、开发农家乐旅游……牛年的日历刚刚翻开,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重重困难,我省各地农民依旧信心百倍,早早启动了新年的农业发展计划。
  “这些天都在忙着流转土地的事情,忘记给你这位老朋友拜年了。”当记者给龙游县献军种粮合作社社长傅献军电话拜年时,他如是说。趁着正月里农民都在家,傅献军和社员利用这个最佳时机做起了土地流转工作。七八天跑下来,傅献军对今年的种粮规模有了底,“今年我们合作社的种粮面积肯定超过3800亩,比去年增加1000亩以上。”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已经备好了早稻种子5000多公斤、化肥资金50多万元。今年国家进一步提高了粮食收购价格,加大了种粮补贴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跟傅献军一样,我省各地种粮大户春节期间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准备今年大干一番。金华种粮大户丰群飞忙着建仓库;桐庐县种粮大户张明胜专门聘用了一名种粮机械化管理员,对农机具进行维修、保养;衢州种粮大户毛金岳则早早地备好了农资……
  种粮大户忙备耕,其他种养领域的农民也不甘落后,大棚里、农场里、养殖基地里都有农民忙碌的身影。大年初四,记者来到金华市金东区岭下朱镇畈田村老陈家里。虽说是过大年,可老陈依旧天天都往田头跑。他告诉记者,他引种的新品种草莓,目前市场价每公斤32元,比常规品种的价格高出一倍多,5亩草莓产值有24万元左右。春节期间,有不少金华市民驾车来他家采草莓,他准备开展采摘游,进一步提高草莓的效益。老陈说:“牛年嘛,总要坚定信心好好干一番。”他还有一个更大的计划,到湖南发展草莓种植业。
  尽管金融危机给个私企业带来了严重影响,可牛年伊始,我省各地的农业企业却大都信心百倍,开始了又一轮发展。这几天,在新昌县绿野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区,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安装新的山茶油生产线。“新的生产线一年的产量可达3000吨。我们的目标是,经过几年的发展,保证43万新昌人都能吃上我们的山茶油。”公司总经理潘国兴信心满怀。春节期间,他们公司就卖出了50多吨山茶油,销售额达200多万元。和潘国兴一样,嵊州市溪滩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一中也对企业的前景非常乐观。最近,该公司占地20多亩的新厂房即将竣工,魏一中正忙着购买设备、招收人员,准备在牛年大干一场。魏一中告诉记者,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公司产品懒得动牌方便米面系列产品的市场表现非常抢眼,今年春节的销售量比上年春节增长20%以上。
  今年,国家又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我省各地农村纷纷结合自身特点,谋划村庄发展。日前,记者来到富阳市常绿镇黄弹村走访亲戚,章峰正忙着为装修新房子做准备,“现在农家乐旅游越来越受城里人欢迎,我们村里人对此很有信心,我得赶紧把房子装修好,争取早日完工、早日迎客。”据了解,当天来到黄弹村旅游的就有6批客人。该村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新的一年里,村里将把农家乐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对新建、改造住房用于农家乐旅游的农户进行补助,让农家乐旅游业牛年更“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