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记者
哨噶
农作物秸秆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一大难点,而在开化县,当地农民巧妙地将秸秆进行粉碎,通过两级发酵,制取沼气,不仅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沼气池的使用率,而且让大量堆积在田间地头或房前屋后的农作物秸秆有了好去处,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创新技术 稻草产气
在开化县桐村镇黄石村新区,记者看到,在一个占地约15平方米的粉碎机房外,建造了六个沼气发酵池,周边种了大片草坪和一些花木,若不是竖立在旁边的介绍牌,让人绝对不会想到,草坪下面还是个秸秆制沼的“厂区”。
用秸秆制取沼气这是我省农能部门的一大创新。众所周知,我省农村沼气池的原料普遍采用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发酵制取。近年来,随着农村家庭养殖日益减少,部分沼气池存在原料不足等问题,个别农户甚至荒废了沼气池,而遍地都是的农作物秸秆却大量浪费,污染环境。
能否让农作物秸秆通过发酵来制取沼气?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中还没有先例,尤其是想用秸秆产气当作生活用能,如浓度不够,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秸秆直接入沼气池发酵也是能制取沼气的,但存在着需定期出渣、换料等问题,许多农户怕麻烦不愿使用。如何有效解决秸秆制沼中的问题呢?在省农能办的支持下,开化县通过不断摸索试验,采用秸秆两级发酵技术,即将秸秆粉碎后,调整碳氮比,加入接种物,在露天堆沤池加水分解,进行预发酵,然后将预发酵液灌入厌氧池(沼气池)进行两次发酵产气。产出的沼气,通过输气管网进入农户家庭,用于做饭、烧水等。
去年5月,开化县农能办在黄石村开始建设秸秆两级发酵沼气工程,8月完工。然后将粉碎后的3830公斤秸秆进行预处理,添加90公斤碳铵加水搅拌,再通过水解酸化、发酵液预处理等程序,入沼气池增温发酵,到第42天即9月19日,在示范户的家里,进行放气试火。当沼气灶“噗”的一声,冒出兰白色火焰,开始熊熊燃烧,让现场人员兴奋不已,这表明秸秆两级发酵制沼气取得成功。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经测试,该工程运行24小时可产沼气10-15立方米,按每户一日三餐正常用气1-12立方米计算,足够供给10户人家三餐炊事。
两级发酵 变废为宝
据开化县农能办介绍,和秸秆直接入沼气池产气技术相比,秸秆两级发酵制取沼气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一是管理方便,秸秆不用直接进厌氧池,只需将预处理后的发酵液灌入厌氧池进行发酵即可,避免了秸秆入池需定期换料的麻烦,且省时省工。
二是可控性强。秸秆通过堆沤预处理、水解后,进入厌氧池产气更快,而堆沤池可以不断添加秸秆,厌氧池内的沼液又可重复利用,进入堆沤池发酵入池,从而调节产气量,可控性强,十分方便。
三是沼气质量好。采用两级发酵后,秸秆液体入池,避免了厌氧池内料液分层和结壳现象,产出的沼气纯度高,杂质少,热值高,气体无异味。
秸秆两级发酵制沼为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据介绍,除了各种农作物秸秆外,茅草、果壳、有机垃圾、树叶、粪类物质等均可进行两级发酵产气。
稻草抵费用 农民得实惠
秸秆制沼气让农民得到了实惠。据开化县农能办同志介绍,秸秆两级发酵沼气工程,按集中供气、联户使用、用气收费、专人管理的运行模式。供给农户的沼气,每立方米收费1元,同时农户一年需交上2吨干稻草,这样全年烧饭、烧水等用气就不用愁了,如没有干稻草,也可以按每百斤草10元钱折算人民币200元,一年计算下来也只要600多元即可,比用液化气便宜多了。
秸秆沼气与其他生活用能年总支出对比
生活用能名称日支出
其他投入 年总支出与秸秆沼气年支出对比日用能量 单价 支出金额
秸秆沼气 1.2M3 1元/M3 1.2元 2吨干稻草计200元 638.00元液化气 40天/瓶 100元/瓶 2.5元 / 912.50元 +274.50元薪 柴 15公斤/天 0.3/公斤 4.5元 / 1642.50元 +1004.50元煤 球 6只/天 0.45元/只 2.7元 / 983.50元 +345.50元电 4度/天 0.55元/度 2.2元 / 803.00元 +165.00元
图片由开化农能办 罗永成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