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畜牧兽医

猪蓝耳病防治获突破

  由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与青岛农业大学共同承担的“猪蓝耳病病原分子遗传变异诊断系统防治技术”课题研究获重大突破,日前经专家鉴定,这项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俗称,可影响猪的免疫系统,造成母猪流产,产死胎、弱仔;新生仔猪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这种病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以来,现已蔓延到多个省份,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
  课题组围绕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病毒分子遗传变异特点与规律、诊断方法的建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以及灭活疫苗的研发与推广等开展研究,综合现代分子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现代生物制品学和动物传染病学等技术,构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传染性CDNA分子克隆。课题组对不同时期的分离毒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鉴定,并建立了诊断方法。
  课题组还先后制定了猪蓝耳病诊断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灭活疫苗免疫技术规范等地方技术标准,申报了8项国家发明专利,形成了一整套对猪蓝耳病防治行之有效的技术体系。课题组研制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于2007年1月获得农业部临时生产文号,截至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2000多万毫升,免疫仔猪和成猪800多万头,免疫后的母猪流产率、死胎率降低8%,断奶后仔猪成活率提高10%。 (苏万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